為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必須筑牢基層黨建基礎,建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充分發揮農村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組織群眾、匯聚力量、共同發展。
近年來,山東省夏津縣圍繞“建強支部、凝聚群眾、共建共享”的工作理念,牢牢把握支部建設提升這一有力抓手,大力實施“黨支部建設提升工程”,堅持目標導向,強化工作措施,全縣農村黨支部凝聚力、組織力、戰斗力持續增強,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已然成為鄉村振興新動能。
支部引領凝心聚力 村莊蝶變煥發新機
盛夏時節,夏津縣陶橋村“大田托管”報名現場一片火熱,群眾爭先恐后地把自家莊稼托管給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合作社托管代種有利于實現規?;N植,增加整體效益,老百姓信我,我就得讓老百姓跟著我有奔頭?!碧諛虼妩h支部書記陶九義干勁十足。
早些年,這樣的場景陶橋村民想都不敢想,支部書記空缺、基礎設施空白、干群矛盾突出、派系爭斗激烈,村干部沒有一點威信,村內工作一度停擺,陶橋村也成了“軟弱渙散村”的“常住戶”。
給錢給物,不如配個好支部。為解決全縣范圍內像陶橋村這樣的問題,夏津縣統籌謀劃,瞄準支部班子強化,將農村黨支部“頭雁”隊伍建設作為突破點,相繼印發《實施“雙千培育工程”的指導意見》《促進農村黨組織書記履職盡責的若干措施》等配套文件,下大力氣建強支部班子隊伍。
陶九義就是“雙千培育工程”回引的第一批黨支部書記。在外經商多年,他發展站位高、管理經驗足的優勢非常明顯,上任伊始,陶九義挨家挨戶開展走訪,為村子把脈問診,經支部充分討論,制定了包含加強班子建設、群眾矛盾化解、成立合作社推動發展等內容的“陶橋村三年發展規劃”。一開始,大多數村民并不以為然,“又來了一個假把式,光說不練唱高調?!薄肮馀@虛事兒,莊稼漢可不認這一套?!?/p>
可出乎村民意料,這個新書記,不僅能琢磨事,更能干成事。陶九義用活企業管理經驗,狠抓支部班子建設,摸清班子成員具體情況后,進行科學分工,明確人員職責,保證了支部團結協作、工作有序開展。緊接著,他將化解群眾矛盾列為支部提升的“頭號工程”,制定“陶橋村和諧公約”,細化分級網格,在全村26條胡同內選拔有威信的胡同長處理日常事務、提供實時服務,同時,經多番上門做工作,邀請老黨員、老干部、村民代表組成了7人整治小組,利用20多天的時間,將前期摸排出的10余起矛盾糾紛、信訪積案徹底化解。“陶書記站在理上說話,俺們也不是不講理的人?!庇捎诙嗄甑牡剡吋m紛,村北的一條生產道一直不能通行,村民向北走得多繞2里路,經過多番調解,地鄰之間達成和解,生產道就此暢通,村民形象地將這條路取名為“順氣兒道”。
理順了大伙的心氣兒,陶九義趁熱打鐵,瞄準經濟發展,圍繞“支部領辦、村民參與、共同富?!钡恼w思路,規劃出陶橋村致富“三條路”。一是由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引領帶動,組織聯合6個養殖大戶,籌資1000余萬元,建設了生態養殖種植產業園,吸納村民以土地入股,由支部統一經營管理,促進村集體與村民共同增收致富。二是深挖現有資源,開展“拆危清殘”,清理村里的閑散宅基,騰空土地23.78畝,爭取到土地增減小掛鉤項目19畝,實現村集體增收50余萬元。三是牽頭在全鎮成立黨支部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聯合社,聯合全鎮33個村黨支部開展農資統購、農機服務,整體推進“大田托管”,目前,入社土地已達1010畝,實現增收60余萬元。
不到兩年的時間,陶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落后村”蛻變為“樣板村”,支部組織力越來越強、村居環境越來越美、村民腰包越來越鼓?!懊婷沧儾蛔?,支部是關鍵。支部帶頭把村民組織起來,任何工作開展起來都很順,鄉村振興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陶九義頗有感慨。
建強好支部 共尋致富路
走進夏津縣東滕村,只見特色農業種植基地的黃晶梨、中草藥種植成方連片,四周太陽能光伏觀光長廊甚是美觀,基地不遠處就是一棟棟居民住宅樓。
“大伙兒都住上了樓房,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成立后,我們的地不用自己種,租金不少拿,還能騰出空打工掙錢,日子越過越滋潤?!睎|滕村村民楊桂英說。
東滕村僅有670口人,過去村里缺少產業、無集體收入,村民靠種地為生,日子過得并不富裕。為解決村莊普遍存在的基礎薄弱、單戶資源分散、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2014年,夏津縣開始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試點,村黨支部書記滕永院認為這事可行,計劃成立專業合作社,把村民組織起來共同致富。但在當時,大家伙并不認同,“這不是重走大鍋飯的老路嘛!”村民議論紛紛。
“群眾不跟著走,是因為前景不夠明朗,只能支部先嘗先試帶著走,闖出一條群眾自愿一起走的路?!彪涝憾啻卧谥Р績茸龉ぷ?。最終,他說服支部成員,創辦了東滕創新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期流轉400畝土地嘗試規模種植。頭一年,合作社選擇種糧為主,雖然大豐收,但因糧食價格低,付完租金盈余很少。
“單靠黨支部種地,缺少資金投入,沒法搞差異化種植,很難有大發展?!彪涝旱热艘缓嫌?,打算引進社會資本,真正搞現代農業。此時,夏津三奇拓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正準備投資農業,看中了東滕村成方連片的耕地,雙方一拍即合。考慮到這家公司新成立也是首次投資農業,為了保障村民收益,東滕村黨支部主動承擔起了基地的管理運營。之后,經調查了解,種植中草藥收益高,基地打算購進一批中草藥苗,一家湖北的公司找到他們談合作,基地很多人都投了贊成票。但是,滕永院并未簡單下判斷:牽扯村民的切身利益,必須嚴把關。隨后,他帶領支部成員多方考察,最終拿下比這家公司報價更低、質量更好的種苗,“要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家的事,用心辦、真心辦,才能讓群眾服氣。”
干部干到實處,群眾念在心里。在黨支部實際行動的感召下,全村村民紛紛加入合作社,東滕村實現了村民全部入社。如今,在東滕村的特色農業種植基地,種植了400畝中草藥、400畝黃晶梨、還有花生、榛子等多種經濟作物。由于差異化種植,降低了風險,基地每年收益都很穩定,村集體每年收入20萬元。村黨支部利用這筆錢,修了村路、安了路燈,50周歲以上的村民都免費入了意外保險,家家戶戶水費、物業費、有線電視費等全免……“周邊村的村民沒有誰不羨慕我們的。 ”東滕村村民幸福感滿滿。
夏津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實現鄉村振興,靠村民單干是行不通的,必須要通過建強支部把村民組織起來,走規模化發展的道路,共同致富奔小康。下一步,夏津縣將聚焦帶頭人隊伍提升、集體經濟發展、基層治理結構完善等重點任務,持續推進黨支部強化提升,增強支部凝聚力、號召力,發揮好黨支部團結、組織、領導群眾的作用,聚沙成山、握指成拳,與群眾一道共同振興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