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我來到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省莊鎮安家莊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助理。在安家莊村這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土地上,我與村民為友、以村“兩委”干部為師,褪書生氣、沾泥土香,不斷積攢著向上的力量。
剛到村里工作時,我便急不可耐地想在這片土地上大展身手,但現實卻是屢屢碰壁。由于和村民聯系不深、關系不熟,導致我在工作過程中經常得不到認可和理解。后來,吳書記對我說:“小蘇啊,農村工作比較復雜,任何時候都要學會情理結合,學會換位思考。”
仔細思量,的確如此,不多去“串門”怎能了解群眾的家長里短?不會說“老土話”怎能成為群眾的知心人?為盡快融入村級大家庭,我主動和村民聊天、幫村民干活。從最初帶著緊張的自我介紹,到現在與村民熟悉得如同親人一般。走在村里,耳邊不時傳來“小蘇忙啊”“小蘇吃了沒”的暖心問候。慢慢地,我對安家莊村的歸屬感也愈加強烈。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變化的是日益漸長的本領,不變的是為民服務的初心。初到安家莊,黨建事務的流程細則,政策宣傳的合適途徑,大棚管理的要點以及村級營收項目的經營方式,于我而言都是全新的領域。我深知每項任務都關乎著村莊的發展與村民的幸福,即便工作紛繁復雜,我也樂在其中,絲毫不覺辛苦。
閑暇之余,我會到山上轉一轉、在村里走一走,親身感受安家莊人開荒山、架梯田、修道路、興產業的歷程。正是這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安家莊才得以從一片荒山變成如今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在這里,每一位干部和群眾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將繼續懷著歸零心態,當好村級大課堂的“小學生”,主動向村干部請教、與村民促膝長談,努力提升能寫、能說、能干的本領,為安家莊的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立志做成事,須腳踏實地。起初面對村里的項目建設、矛盾調解等難題,我總是手足無措。而現如今,我已然能夠在各項事務中應對自如,逐漸成為了村民信賴的主心骨,每當村民們遇到困難時,“小蘇!小蘇!”的呼喚聲便會在我耳邊響起,我也總是第一時間回應:“我在!”
“在村里沒有干部,人人都是‘店小二’。”吳書記的這句話一直記在我的筆記本上。在村里就要融入集體,在單位就要投入工作。在村工作期間,我策劃拍攝了一系列宣傳視頻,其中“安家莊五顏六色的春天”“歡聚一堂過老人節”等視頻點贊轉發量超1000次,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村旅游參觀。在獼猴桃滯銷之際,我充分運用“齊魯工惠”平臺的資源優勢,線上銷售獼猴桃5000斤,幫助村集體增收3萬元。看到村民臉上幸福的笑容,我心中充滿了自豪。
上山的路,或許曲折陡峭,下村的路,或許滿是泥濘,每一步都是我蛻變的證明。未來,我將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入群眾、腳踏實地,在真抓實干中不斷增長見識、淬煉本領,繼續講好安家莊村的振興故事。
蘇海濤
蘇海濤(右)與村民在蔬菜大棚采摘。(泰山區委組織部供圖)
選調生蘇海濤(右)參加安家莊村會議室建設施工項目。(泰山區委組織部供圖)
選調生蘇海濤(左)與村民在項目現場施工。(泰山區委組織部)
蘇海濤(左)參與安家莊村植樹活動。(泰山區委組織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