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縣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和落實有效激勵干部的方法和途徑,注重以事擇人、素質提升、關心關愛,在全縣上下形成了“想干事、敢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圍。
注重以事擇人,讓實干的干部“實惠”。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導向,深入實施“721”工作法,研究制定《關于建立縣管領導干部實績檔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領導干部的工作和表現情況,定期開展綜合分析研判,多角度、全方位掌握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經常性、近距離、有原則地接觸干部,多角度比較分析干部特點,做到“因崗選人”“以事擇人”把政治堅定、實績突出、作風過硬、群眾公認的干部選拔出來,近三年來,共選拔脫貧攻堅和經濟工作一線干部78名,向州委推薦了實績突出的干部18名,調整或提拔處級干部13名,2020年年初以來共晉升職級干部69名。暢通干部“能下”的出口,對3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領導干部進行了組織調整,營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創業氛圍。
注重素質提升,讓敢為的干部“有貨”。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開展“六大提能行動”提升干部能力素質,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干部教育培訓,提升干部理論素養、專業知識和能力水平,提振敢于擔當盡責、勇于攻堅破難的精氣神。近三年來分批組織310名領導干部到上海復旦大學等高校進行能力素質提升培訓。舉辦永平“干部講堂”56期,累計培訓33600多人次;舉辦脫貧攻堅專題培訓班”累計培訓692人;8496人參加“萬名黨員進黨校”培訓;每年舉辦青年干部培訓班。加強線上教育培訓,2020年年初以來,共有686人參加培訓。開通“復旦大學永平培訓專區”平臺,695名干部通過網絡接受復旦大學微黨課培訓。
注重關心關愛,讓吃苦的干部“吃香”。堅持以正面激勵為導向,定期收集、整理在基層一線中涌現的先進典型、獲獎評優、實績突出的正面清單,注意容錯糾錯并舉。推行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各(黨)工委工作制度,常態化開展干部綜合分析研判、干部“五訪”工作,破解一線干部后顧之憂和源頭動力問題。嚴格落實各項工資福利待遇,出臺《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辦法》《永平縣人文關懷辦法》,主要領導帶頭落實公休假制度,做到應休盡休,確保每名職工每年不少于1次全面體檢。嚴格落實鄉鎮補貼,合理測算鄉鎮職級設置職數,嚴禁縣級部門占用鄉鎮職級職數,讓鄉鎮干部晉升空間更大,激發鄉鎮干部干事激情。正確處理好激勵與關心關愛的關系,注重和關心任職時間較長、晉升通道狹窄、無法晉升領導職務的同志,真正在激勵的基礎上體現關心關愛干部,在關心關愛的基礎上激勵干部干事創業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