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縣龍溪鄉按照片區化組團發展模式,著重以黃水村為龍頭,沿始豐溪沿線連軸發展,整合寒山村、始豐源村、寒巖村等4村組成“寒山片區”。并積極組建區域共建、義工共做、項目共謀的“片區黨建聯盟”,通過抓黨建,聚人才、興產業,引領鄉村振興不斷向縱深發展。2019,累計引進游客10萬人次,同比增長200%。片區4村集體經濟增收50余萬,同比增長166%。主要做法:
一是黨建引領,“五指”并拳合力。以“1+5+10+N”模式強化黨建引領,“1”就是寒山片區黨建聯盟,聯動機關支部、4個村支部等“5”個黨支部,確?!?0”個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各村結合實際再推進“N”個特色項目落地。積極實施支部+項目、支部+團隊、支部+服務的協作模式,發揮機關支部、4個村級支部“并指出拳”攻堅項目和招商引資的合力,實地引項目。2019年,4個“手指”村引進資金2000多萬元,集中流轉土地200余畝。同時積極探索聯盟支部“換班式”學習、“輪崗交流”等制度,以重點工作為主線,開展“一周一對比、一月一排名、一季一擂主”的“擂臺賽”,實現項目推進、干部培養“雙贏”。
二是人才支撐,換發“動力引擎”。黨建聯盟突出人才第一資源,打好引、育、管、用“組合拳”,努力打造一支涵蓋第一書記、農村指導員、科技特派員、返鄉大學生等人才隊伍,激活鄉土人才“動力引擎”。通過牽橋搭線爭取政策、資金、項目,實現優勢資源整合、疊加,改變過去幫扶村級資金“撒胡椒面”的狀況。如2008年以來,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與龍溪開展“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結對幫扶,幫扶村累計獲得幫扶資金300余萬元。同時全面整合村級一事一議、部門掛聯結對村、經濟薄弱村補助等補助村資金,發展有前景、帶動強的聯盟共建項目,既注重“輸血”又注重“造血”。
三是村企聯建,實現“共同富裕”。發揮黨建聯盟集聚作用,引進華頂國際旅行社等企業,大力發展特色研學游、農業觀光游、文化體驗游、康養養生游等新興業態,成功打造了省首批“鄉村旅游示范基地”(和合研學營地),省級研學基地、市第二批療休養基地(寒巖多彩田園研學基地)。并創建“天臺大農場龍溪分館”“寒山作坊”等農產品展銷中心,發揮“寒山片區”黨建聯盟的輻射作用,建立天柱合格片區,以“上門收購”“訂單式”“定銷定購”模式,引領山上各村將農產品用于游客接待和原生態旅游產品“伴手禮”等,實現集體共富。2019年,全鄉7個行政村全面完成消薄任務,集體經濟總收入10萬元且經營性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4個新村中有3個經營性收入達到8萬元以上,完成率達到150%,消薄工作排名全縣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