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雖已過但龍溪仍驕陽似火,同樣火熱的,是在天臺龍溪鄉寒山隱院民宿里負責衛生清潔的夏廣英的心。客房里,身穿工作服的她,鋪床、清理垃圾、歸置物品……一氣呵成。
夏阿姨今年66歲,一家5口人,丈夫早逝,兒子、兒媳、兩個孫子均為半聾啞人,生活困難,是村里低保戶。現在她每月單在隱院負責打掃、清洗,就可得到3000元工資。
“我生病干不了重活,自從有了這個輕松的穩定工作,我心理踏實的很。目前沒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謝謝”。在8月26日上午,她的網格聯系黨員陳奓英例行走訪來到寒山隱院,詢問她近況,她感謝的說到。
產業興才能百姓富。該鄉將農業、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招商引進華頂國際旅行社,大力發展以研學為核心的特色鄉村游,帶旺了這個偏遠山區人氣。也助推了康養養生、書畫寫生、民宿農家樂等聯動產業“火爆”發展。為讓低收入農戶共享發展“果實”,大力實施“產業鏈幫扶”,開展“扶貧消薄專項行動”“低收入農戶倍增計劃”,安排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就業與影視拍攝基地、參與村集體項目管理及“龍溪雅苑”“寒山隱院”等民宿的客房打掃、衛生清潔、廚房幫工等崗位,并開設公益性“免租”攤位,發展幫扶“地攤經濟”,讓他們在家門口捧上“金飯碗”,實現“造血”脫貧。
“家門口就業幸福感更強”“幸福就是村里通快遞,直播能帶貨”……幸福的日子千姿百態,致富的道路卻各有不同。但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讓日子過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