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約”的背后
7月8日晴
今天是我駐村的第一天。按照提前約定,早上8點,王鵬開車帶我去村里。可到了約定時間,卻意外收到她發來的信息,說臨時有事要去醫院,遲點再出發。我雖然心里不悅,但也不好說什么。
9點多,見面后才知曉,原來她去醫院做檢查了。去年底,安徽省脫貧攻堅第三方監測評估抽查到白廟村。在迎檢的過程中,王鵬因為過度勞累,患了耳鳴的毛病。雖然抽查結束有半年了,可耳鳴卻沒有好轉的跡象。
“真是不好意思,因為工作日都在村里,而且很忙,加上約的醫生也比較忙,所以一直耽擱沒去做檢查,”王鵬抱歉地向我解釋。她說,最近耳鳴有加重的趨勢,不僅越來越頻繁,而且時間也逐漸變長。正巧前一晚,醫生打電話說今天上午有空。聽完她的解釋,我有些內疚,基層干部不容易,應該說不好意思的人是我。
五保戶找媳婦
7月9日 晴
今天,我跟著扶貧工作隊走訪貧困戶,聽到一則有趣的事兒。原來,扶貧工作隊副隊長戴德軍包保的貧困戶中,有一戶名叫王君(化名),他50多歲,是個五保戶,最大的心愿是娶個媳婦。
摸準了王君的心思,戴德軍便“對癥下藥”。“你想找媳婦,家里臟得像豬窩,哪個姑娘愿意來?”王君覺得戴隊長說的話有道理,就每天都認真打掃衛生,掃完屋里掃院里,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王君,你也不注意個人形象,幾天沒洗澡啦?姑娘會嫌你身上有味兒。”王君覺得戴隊長這句話講得也很對,此后每天都洗澡。漸漸地,王君對戴德軍越來越信任,戴德軍說啥,他都愿意聽。戴德軍告訴我,他說這個小故事,只是想說一個道理:與老百姓打交道,建立信任最重要。只要方法對了,就會事半功倍!
預習“打游戲”
7月10日 陰
采訪結束回到駐地后,我看見扶貧專干金朝坐在院子里打游戲,就好奇地湊過去問他在玩什么,他吐槽說,“這游戲怎么這么難,俠們(孩子們)卻玩得這么好,真是老嘍!”
原來,金朝的兒子今年9月升高一,這個暑假卻愛上了打游戲,為了和兒子有共同話題,也為了預防兒子打游戲上癮,金朝決定,利用休息時間,自己先玩。
一個和孩子溝通都如此講究方法的父親,也必定是一個在工作中同樣講究方法和效率的人。村里人說,金朝就是白廟村的扶貧百科全書,所有政策全都掌握,所有考核細則也了然于胸,市縣扶貧辦幾次想抽調他去幫忙,王鵬和鎮上都不同意。“去年,我們村成為全椒縣年終考評唯一零差錯的村,多虧了老金。有他在,我們踏實。”王鵬這樣評價金朝。
一幅打點滴的照片
7月11日 晴
白廟村黨總支書記、主任楊庭玉很忙。駐村4天,我很少能在村部見到他。所以,我對楊庭玉最深的印象是高大的背影和黝黑的皮膚。
倒是王鵬給我講了一個關于他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那是去年5月20日,是個周日,王鵬在21點11分發了一條朋友圈,內容是:這個“520”不一般,它等于“5個工作日+2個加班日+扶貧建卡0差錯”,配圖是楊庭玉打著點滴。這條朋友圈一下子就火了,上百位好友、同事及白廟村民為楊庭玉點贊,還有很多人關心他的身體狀況。王鵬告訴我,當時快到年中檢查了,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都在村部加班,楊庭玉生病好幾天了,大家勸他回家休息,他就是不肯。所以,就有了那張他在辦公室一邊打點滴一邊工作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