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區農民在收割青稞。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院長尼瑪扎西的微信朋友圈曬圖總能引來眾多“點贊”,這里既有養眼的高原美景,也有藏區百姓生產生活的新變化,但最多的還是大片大片的青稞田。
從吃飽糌粑的兒時夢,到率領團隊選育出“藏青2000”等青稞良種,青稞對于尼瑪扎西確實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我們通過推廣‘良田、良種、良法’配套措施,青稞每畝平均增產50斤,整個西藏的青稞產量從2012年的65萬噸增長到2018年超80萬噸。”
這樣的增產意味著什么?“藏族百姓再也不愁吃了,整個西藏的口糧就有了保障。”尼瑪扎西說,增產的青稞,還可以轉化成農戶的收入,“按2元一斤算,種植20畝青稞的農戶一年就可增收2000元。有些專門生產青稞種子的農戶一年收入甚至能達到2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