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銅鼓素有“長壽之鄉”的美稱,而在銅鼓縣永寧鎮就有90歲以上老人24名,這些老人大多經歷了抗戰、解放戰爭到成立新中國,回看他們的歲月,讓人唏噓,從他們不可思議的時代到如今生活幸福、世界和平的時代,不是偶然是必然,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筆者有幸采訪了他們其中的3位老人,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感恩中國共產黨。
感黨恩,黨的優惠政策多
家住永寧鎮豐田村的左清秀,生于1925年,如今94歲高齡的她已是四世同堂,子孫后代加起來是個近百人口的大家庭,兒女孝順,家庭幸福,老人時常說:“共產黨好,托共產黨的福…”
據了解,老人育有4子3女,孫子孫女中有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有做買賣的生意人,也有近幾年考上的公務員。“若不是共產黨建立新中國,醫學好,生活好,哪有生娃個個活呀!”老人感慨到,“不僅個個都活,而且生活都美滿幸福,兒孫都住上了新房,大兒子在廈門買了房,二兒子、三兒子住上了樓房,兩個孫子做上了小生意……不是共產黨哪有這么好的政策啊,哪有如今的幸福生活啊。”
盡管年事已高,老人身體依然健朗,對于過去的事,老人依舊記得很清楚。老人說,在共產黨的帶領下,如今的生活越變越好了。現如今自己享有社保、高齡津貼,生病住院還有醫保,這些都要歸功于黨的好政策。
念黨恩,子孝媳賢幸福多
96歲的賴鳳娥是永寧鎮西湖村坑口組村民,如今已五世同堂的她,生活愜意,怡然自得,臉上時常掛滿笑容,逢人就夸兒女孝順,日子幸福,感念黨的恩情。
老人育有2子1女,膝下子孫三十余人,現如今老人跟隨第二個孫子居住,晚輩們時常來看望,孫子孫媳對老人生活照顧得非常周到,孝敬有加,于2012年10月被中華李氏宗親聯誼會江西分會授予“子孝媳賢家庭”,是人人稱贊的模范家庭。
據了解,跟老人生活在一起的二孫子李玖石頗具商業頭腦,做了很多年的生豬養殖售賣生意,每年出欄生豬達100多頭,是村里的致富能手,近幾年家里的交通工具已由原來的電動車變為小轎車,生活水平逐年上升。老人說:“現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過好了,但不能忘記黨的恩情啊”。
頌黨恩,敬老院里溫暖多
陳秀連生于1925年10月,現年94歲,父親陳滾茂是在第一次革命戰爭(1932年)時在排埠犧牲的革命烈士,12歲母親病逝,兄長被國民黨抓兵后被殺害,此后孤身一人、孤苦伶仃。現如今無兒無女,居住在永寧鎮敬老院。
老人回憶幼年時的生活,沒吃沒穿,疾病困苦,好在中國共產黨帶領貧困農民打解放,建立了新中國,抓生產、搞建設,解決了貧困群眾的溫飽問題,老人激動的說,“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溫暖,從此以后我便把中國共產黨當作我的再生父母。后因年歲的增長,我的身體越來越差了,被當地政府部門列為五保供養對象,這使我再一次感受到黨的恩情和關懷”。
老人于2013年住進永寧鎮敬老院,這里環境優美,生活設施齊全,有工作人員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說:“在敬老院里就像個溫暖的大家庭,每逢我生病都是院長和工作人員帶我去看病,待我如親人一樣。”老人如今氣色也好,生活悠閑,老人說,黨的恩情無法報答,但永遠銘記在心。(作者為江西銅鼓縣永寧鎮八畝村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