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僅在生活上幫助我,這次還為我送來了救命錢,我從心底感謝黨的政策,感謝他們……”提起舊城鎮的扶貧干部,孫玉梅很激動。
家住河北黃驊市舊城鎮闞莊村的孫玉梅家里有三口人,夫妻二人身患殘疾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僅靠在外打工的兒子一人收入維持家用。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重慶打工的兒子突發肺病,無錢治療,舊城鎮黨委政府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送去慰問金,幫助其及早返鄉治療。并通過入股分紅、愛心救助等方式幫助他們脫了貧。
這只是舊城鎮扶貧過程中的一個縮影,有的扶貧干部自掏腰包為困難群眾購買被子,有的為困難群眾打掃衛生、購買中秋月餅,還有的得知困難群眾子女想參加公務員考試,為他們送去輔導教材......
為慶祝建國70周年,掀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二批主題教育活動學習熱潮,黃驊市舊城鎮緊密結合“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體要求,積極開展“百名黨員助脫貧,解憂濟難惠民生”活動,組織廣大機關黨員深入困難群眾家中,幫助困難群眾樹立信心、解決困難、送去溫暖,助力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攻堅拔寨的沖鋒期,舊城鎮始終把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務抓好落實。為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引領帶動作用,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不斷增強黨員在精準脫貧中的先鋒模范作用。舊城鎮機關全部黨員干部明確責任,做到“干群連心、精準連戶”,人人身上有指標,人人肩上有重擔,做到齊抓共管,不脫貧不脫鉤。
機關黨員走村入戶,深入群眾,一是做好惠民政策的“宣傳員”。通過大喇叭、小板凳等形式,向群眾宣講十九大精神,講解惠民政策,講述脫貧故事,提高困難群眾擺脫貧困的主動性、積極性,做到生活脫貧、觀念脫貧、思想脫貧。二是當好群眾心聲的“調研員”。機關黨員深入田間地頭,坐在屋間炕頭,查看生活情況,了解思想動態,聽取對黨委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102條,全部整理實施并做到及時反饋,真正做到知民情、曉民意、解民憂,讓困難群眾心頭上感到溫暖。三是當好群眾生活的“服務員”。加強對困難群眾生活照顧,幫助老人打掃衛生,幫助留守兒童輔導功課等,并在中秋節前,為119戶、267名困難群眾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物品。四是當好便民服務的“代辦員”。延伸服務觸角,擴大服務范圍,當好群眾的“腿和腳”,共為困難群眾代辦事項134件,免費安裝壁掛爐14戶,免費改廁83戶,新修便民公路6條。舊城鎮機關黨員用自己的腳步來縮短困難群眾辦事的距離,用自己的辛苦換取困難群眾辦事的便利。
以黨建助推脫貧攻堅,舊城鎮機關黨員做到對群眾勤上心,為群眾勤用功,幫群眾勤跑腿,堅持把政治標準擺在首要位置,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任務,將初心和使命變為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自覺行動,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堡壘,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