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大家的神經。前線后方,有許多故事感動著我們。今天,我們收到一條武漢女孩和廈門男孩的“對話”,欲知詳情,請點視頻。
音樂漫畫看似虛構,但確實是跨越千里相隔兩地的武漢女孩和廈門男孩根據他們的真實故事創作完成的。
武漢女孩——
繪圖:張瑤(美術教師):我是張瑤,是武漢的一名美術教師。我從1月23日開始居家防護,期間除了出去買一次菜,現在已經待在家中20多天。在家這段時間,我有在線上教小朋友們畫畫。這次也是感謝邀請,參與創作《在家能做啥》這首歌曲的插畫。疫情面前,希望大家都能做好自己,擁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不給抗疫添亂,相信大家眾志成城一切都會很快好起來。一起尊重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廈門男孩——
來自廈門集美的詞曲作者和剪輯師。
作詞:王明瀚(文化工作者)。特殊時期創造的特殊假期。這也給大家創造了更多閉門靜思的時間空間。這次的創作我們從居家的這個群體去講述。我們更加生活化地表達,也是希望面對疫情,大家除了要嚴肅正確地面對,也要學會放松心情,放平心態,珍惜生活,熱愛生命,好好地利用居家這段時間。
作曲、演唱、編曲、錄音、混音:劉雄(好貓音樂總監、音樂創作制作人)——
整個作品的風格是相對明快的。歌詞寫得通俗易懂,我對旋律和編曲也都比較簡約。2月初我在龍巖老家和在廈門家中的詞作者隔空一起完成,后面就加班加點做出來。我的大學母校在武漢,湖北也不少朋友,希望大家一切都好。這段時間雖然很多工作不能開展,但我也沒有閑著,除了現在這個作品,我還堅持創作、制作,用我們的方式分享更多我們的思考。
剪輯師:郭釗輝(集美大學畢業學子)——
疫情帶來的感觸是,中國人擰成一股繩的力量。我們十幾億人都是一家人,一方受困,就會有四面八方的人站出來給與支撐。致敬這場戰役中艱苦奮斗的人員。對于這次的創作我覺得他是充滿正能量的,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承擔一份責任,從我做起,哪怕你在家,也要有加強防范的意識。相聚尤為可貴,借此機會多多陪伴在身邊的家人。待春暖花開,重新踏上新旅程。
說起王明瀚和劉雄這對“黃金搭檔”——
他們近年來攜手創作了一些列公益作品,取得一定的社會反響,比如獻禮金磚廈門會晤的歌曲《磚心》、致敬嘉庚先生的《勿忘》、獻給“時代楷模”陳清洲的《輕舟》、系列垃圾分類神曲《最美垃分人》《別再等》、講述“愛心廈門”故事的《@夢》等。
劉雄的大學母校就在武漢。他和明瀚曾一同前往武漢尋找記憶。在武漢期間,他們結下眾多情誼,感受這座中原大城市的歷史風情。甚至在那期間有一首諧音“武漢”、獻給武漢,名叫《無憾》的作品。疫情爆發后,他們第一時間問候身在武漢的朋友張瑤,她始終傳遞來積極的心態。當他們看到張瑤在朋友圈上自己手繪的致敬醫務工作者的漫畫后,就想到可以將自己的歌曲和她的畫筆來一次隔空的合作,于是就有了這個作品。“也非常感謝她,爽快答應、加緊創作(我知道她這段時間也沒閑著,一直在線上給小盆友進行繪畫教學)、幾經修改,終于有了這特別的‘對話’”。
“疫戰”還在繼續,真情始終聯系。當下,社會各界通過不同方式參與戰疫,廣大醫務工作者、各地基層干部堅守一線全力以赴“應戰”的故事更是讓我們倍受鼓舞。全國各地,陸續有企業也開始復工投產。很多朋友們則還依然在家做好防護,比如廣大的老師、同學們……
在家,我們能做啥?
吃飯、睡覺、刷段子、看視頻……
運動、學習、謀劃工作、思考人生……
陪陪親人,做做家務;
關注疫情,感受真情。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