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職稱評定、人才培養、人才服務等方面注重向南疆傾斜,為南疆四地州吸引、穩定人才和提升人才素質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為南疆四地州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奠定了堅實的人才智力基礎。截至2018年底,南疆四地州專業技術人員共20.43萬名,比2014年增加1.6萬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1.44萬名,比2014年增加了0.38萬名。
開展基層專業技術人員高級職稱認定。2012年以來,對縣及以下單位貢獻突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業內認可和群眾公認的專業技術人才或農村實用人才,不受學歷資歷限制,直接認定相應專業高級職稱或農牧民高級技師。共認定各專業高級職稱1481名,其中南疆四地州認定684名,占認定總數的46.19%;認定基層農牧民高級技師600名,其中南疆四地州認定281名,占認定總數的46.83%;認定為農牧民高級技師的,自治區直接給予每人一次性2萬元的科普經費。認定為高級職稱的事業單位人員,優先聘任。基層高級職稱直接認定對于穩定和激勵基層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
按照規定適當調整全國衛生等資格考試合格標準,單獨設定南疆四地州及鄉鎮分數線,實行定向評價和使用。自2014年南疆四地州合格標準實施以來,有1.03萬名人才通過全國衛生資格南疆四地州合格線、1.74萬名人才通過全國護士資格南疆四地州或四地州縣級或鄉鎮合格線,并取得自治區頒發的資格證書。通過單獨劃定南疆四地州、四地州縣級和四地州鄉鎮合格標準,增強了南疆四地州人才吸引力,壯大了基層人才隊伍。
鼓勵和引導專業技術人才到南疆和基層服務。對到南疆及基層工作的博士后出站人員、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工作滿1年經考核合格,可直接授予相應專業正高、副高職稱。2014年以來,共直接授予高級職稱44名,其中南疆四地州11名,獲正高職稱6名。對到南疆工作滿1年的非本地專業技術人員評審當年可按南疆職稱評審條件參加評審。2014年以來,共有1130名非南疆四地州專業技術人員按南疆四地州職稱評審條件參加評審并獲得任職資格。
優先培養選拔南疆四地州高層次人才。在自治區人才培養工程“天山英才計劃”中實行南疆名額單列。2017-2019年培養周期內,南疆四地州第一層次培養對象入選7名、第二層次培養對象入選20名,入選率均高于平均水平。第一層次的培養對象每人每月給予5000元的特殊津貼(視同政府獎金),第二層次培養人選每年給予5萬元資助,所在單位按不低于1∶1的比例給予配套經費。在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過程中,單設地州組,名額單列,保證南疆入選率不低于地州平均水平。2016年以來,南疆四地州共有5名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對南疆四地州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特殊培養。以新疆少數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養計劃為契機,每年選派400名(疆外、疆內各200名)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員赴疆內外高校、科研院所進行為期6個月或1年的脫產培養。對南疆按照“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培養什么”的目標,2015年至2018年4年共特殊培養372名。并從2017年起,南疆四地州還選送部分漢族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養,已培養30名。特殊培養提升了南疆四地州專業技術人才整體素質,同時架設了與疆內外培養單位溝通的橋梁。
堅持人才服務向南疆四地州傾斜。2016年至2018年間自治區獲批的6期人社部萬名專家服務基層行動計劃項目,其中5期直接安排在南疆四地州縣以下鄉鎮。人社部支持的9期新疆少數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養專家服務團活動,其中5期面向南疆四地州鄉鎮和行政村開展服務,培訓當地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員530余名。堅持知識更新高級研修班承辦和培訓名額均優先滿足南疆,在南疆四地州舉辦研修班4期,累計培訓南疆學員3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