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周縣圍繞解決鄉村振興中人才缺乏瓶頸問題,下力抓好鄉土人才培育和外出人才回引,積極構建人才聚集高地,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力。
一是抓好鄉土人才培育。該縣縣委組織部聯合縣農業農村局對全縣鄉土能人進行全面摸底,分類別建立養殖能手、能工巧匠、農技骨干等鄉土人才庫,按照生產經營、農技帶動、社會服務等類型,實施多元化、訂單式培訓。實行“1+N”幫帶模式, 從全縣各個行業篩選100名“農技導師”,與960名鄉土人才結對幫帶,提智提能。創建鄉土人才示范點,對全縣20名優秀鄉土人才實行“保姆式”培養,在項目建設、資金籌集和科技研發上開通直通車,把鄉土人才的才智活力發揮到極致。該縣鄉土人才張慶文籌資3000萬元建成高標準育苗產業園,帶領科研團隊研發出的全自動變軌式噴灌機、雙拱式樣智能溫室等9項實用新型技術獲得國家專利認證,年育苗1億株,為周邊群眾提供500個就業崗位,產品遠銷周邊縣市及山東、河南、安徽等地。
二是抓好外出人才回引。以鄉情鄉愁為紐帶,通過“發放一份邀請函、建立一個聯絡群、召開一次座談會、開通一個宣傳推介平臺”等,宣傳推介回鄉創業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探索“資金跟著農民走、群眾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發展路徑。90后大學畢業生張曉東放棄在邯鄲市亞太設計院的工作機會,回鄉成立春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租賃103畝溫室大棚發展多肉產業,縣財政拿出專項資金1100萬元,幫助其擴大生產規模,目前已經形成河北省最大的多肉植物種植基地,直接或間接帶動附近千余名農民就業,實現了企業、集體與群眾共贏。通過培養本土人才和回引外出人才,該縣342個村中,130個村有了自己的主導產業,涌現出蔡上育苗、相公莊 蘋果、前衙葡萄、王莊養雞等一批特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