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基層黨建質量提升行動落實落地落細,全南縣探索細化黨建責任管理機制,促進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全面提升、全面過硬。
以“抓書記”推動破解“不愿抓”問題。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強化“抓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責任意識,徹底糾正和轉變“重經濟輕黨建”“兩張皮”現象。縣委主要領導多次調度,親自部署推動。8月23日,縣委召開十三屆縣委第66次常委會(擴大)會議對我縣黨建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并就抓好“基層黨建質量提升行動”明確了具體要求。8月30日,召開“全縣基層黨建責任認領會”,由縣委主要領導給黨員縣領導和各基層黨(工)委書記分發《全南縣基層黨建重點項目責任認領書》,層層落實工作任務及要求。
以“硬指標”壓責破解“不會抓”問題。對照《基層黨建質量提升行動重點項目清單》,結合該縣實際,對每項質量提升措施進行了進一步細化,明確各項措施牽頭的黨員縣領導、科級干部和責任單位(部門),并設定各項措施的完成時限,以條目式清單形成各領域各層級自上而下式的責任統籌覆蓋,推進不同層級的崗位責任具體化、責任主體明確化、責任層級清晰化、責任鏈接無縫化,建立起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要求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每人聯系1個以上基層黨組織,主要做到“四個一”,即每月到分管領域單位(部門)黨組織或掛點聯系的基層黨組織調研指導基層黨建工作一次以上,每季度聽取一次匯報,每年到聯系點講一次黨課,幫助解決一批實際困難和問題。縣直單位(部門)黨組(黨委、支部)黨員領導聯系1個以上下屬黨組織、掛點村黨組織或結對共建的城市社區黨組織和“兩新”黨組織,幫助建強支部,指導聯系點抓好班子建設、黨員隊伍管理、規范組織生活。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分別掛點聯系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鄉(鎮)專職副書記和組織委員負責統籌指導,駐村領導直接負責抓好掛點村(社區)黨建工作。
以“搭擂臺”比武破解“不大抓”問題。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由縣委主要領導親自帶隊,采取定點查看和隨機抽查方式,每半年深入基層黨組織召開1次流動現場會,縣委書記對檢閱基層黨組織逐一點評、參與人員逐個打分,倒逼鄉(鎮)黨委落實黨建責任。構筑“黨委書記講黨建、議黨建、曬黨建”平臺,8-10月每月安排3名鄉(鎮)黨委書記通過遠程教育視頻系統,向全縣各鄉(鎮)黨務工作者和基層黨員干部介紹抓黨建的經驗和方法;縣直(駐縣)單位黨組織書記通過召開座談會或黨建沙龍的方式,分享抓黨建工作的經驗做法,探討抓黨建工作遇到的困難和意見建議;利用全南黨務公開網和“全南黨員之家”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特色做法,并開設投票環節進行評比。8月30日下午,第一期鄉鎮黨委書記講黨建活動和工業園區黨委黨建座談會如期舉辦,取得良好反響。籌辦全縣首屆黨建平臺載體大比拼活動,由參賽選手通過“講”、以實際案例說理的方式,比拼展示本鄉(鎮)本單位本部門解決基層黨建實際問題的好案例、好經驗、好做法,推動形成比學趕超抓黨建的濃厚氛圍。
以“創特色”賦能破解“抓不好”問題。持續推進“黨建+”創新行動計劃,著力樹精品、創特色、育品牌,在每個領域提煉1個以上具有較強示范作用和輻射帶動作用的特色做法,要求每個基層黨(工)委都創建1個以上黨建特色亮點。全面推廣實施好黨員分類管理“四心”工程,抓實“全員黨性體檢”和“紅黃雙線管理”等機制,簡化操作流程,提升可操作性,增強工作實效。進一步抓實“黨建+示范鎮建設”,通過抓陣地、抓隊伍、抓服務、抓鄉風、抓考核促進南逕鎮樹標桿、做示范,以高質量黨建工作引領推動示范鎮建設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強總結提升和對外宣傳,持續擴大我縣黨建品牌影響力。
以“硬杠桿”撬動破解“抓不實”問題。要求各基層黨組織每月26日前將《全南縣貫徹落實市委“基層黨建質量提升行動”重點項目責任清單》進展情況報至縣委組織部,縣委組織部采取實地查、現場看、隨機問等方式對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部門黨組織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抽查。月進度排名后3位的,由縣委組織部約談責任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連續2個月達不到時序進度要求的,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通報批評。縣委將把基層黨建質量提升行動作為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和黨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年底有三項指標不達標且在全縣排名后三位的黨組織,將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紀律處分或組織調整。今年來,對抓黨建工作履職不力的1名鄉(鎮)黨委書記進行全縣通報,對工作落實不力的1名鄉(鎮)黨委組織委員進行組織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