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选视频在线观看-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91精品在线免费观看-在线看污片-在线看污

大興安嶺南麓片區 斗罷貧魔成大道
2019-10-08 10:06: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唐園結 馮克 馬曉剛 周鵬飛 李純 李昊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斗。——習近平

  5年過去了,郭永財一直惦念著給習近平總書記看看自家的新房。客廳中間掛著的總書記坐在他家老屋炕上嘮家常的照片,郭永財和老伴兒每天都要擦拭一遍。

  在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已有10200戶群眾像郭永財家一樣,搬出了狹小低矮的“板夾泥”平房,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冬天蓋個毯子就能睡個好覺,再也不怕被凍醒。

  2014年春節前,習近平總書記迎風踏雪來到阿爾山市,看望慰問棚戶區群眾時深情地指出:“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斗。”

  殷殷之情,念念不忘。興安盟委、行署將總書記的囑托化作脫貧攻堅行動的信念力量,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探索建立脫貧長效機制,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走出了一條田園牧歌的脫貧幸福路。

  “我‘認得’劉書記的腳步聲!”

  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興安盟扶貧做到干部盡銳出戰、沖鋒一線,演繹了一場干部群眾攜手推進脫貧攻堅的“大合唱”,完成了一次基層干部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鄉村振興“大練兵”

  八月,是興安盟最美的季節,林海莽莽,稻浪飄香,草美畜壯。

  實在很難想象,眼前這樣一片豐饒之地,卻曾是內蒙古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全盟6個旗(縣、市)中,國家級貧困縣5個、自治區級貧困縣1個,被整體劃入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幸福大多一樣,而不幸各有不同。興安盟貧困有著鮮明的歷史文化成因,行政區劃幾經變更,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較多,開發投資較晚;地處農牧過渡地帶,干部群眾思想觀念較為保守,“守著金飯碗討飯吃”。

  脫貧攻堅戰軍號吹起,第一槍從哪里打響?

  “干部干部,先走一步。不怕起點低、條件差,就怕干部思想貧乏、作風松垮。”興安盟委書記張恩惠認為,要把加強黨員領導干部的扶貧理論武裝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舉措來抓。

  興安盟委、行署以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為指引,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學習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學到了工作方法、學到了為民情懷、學到了歷史擔當。

  “脫貧攻堅是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歷史使命,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之舉。”興安盟各級干部在學習中形成了這樣的信念和共識:脫貧攻堅是天大的事,要使天大的力,要盡天大的責。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興安盟緊緊圍繞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從最基礎、最關鍵、最艱難的工作抓起,有針對性地出臺了產業扶貧、危房改造“兩掛車”和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活救助“三張網”的扶貧政策。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駐村干部正是興安盟推進脫貧攻堅中的這根“針”,他們每年駐村幫扶時間不少于200天,與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勞動,“坐到同一條板凳上”研究脫貧門路,通過手把手地幫,將扶貧政策落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我‘認得’劉書記的腳步聲!”

  扎賚特旗阿爾本格勒鎮白辛嘎查(“嘎查”為蒙語,是村莊的意思)村民陳梅是位盲人,駐村第一書記劉建昌為了幫她住新房、享低保、入股分紅,去得多、走得勤、聊得親,沒多久陳梅就能認出他的腳步聲。

  “你不種,我種!”

  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民合嘎查村民家的院子都很大,駐村第一書記韓香玉決定帶著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面對貧困戶白玉成的無動于衷,韓香玉默默拿起鋤頭種起了菜苗,慢慢感化了他、帶動了他。

  ……

  在興安盟,如劉建昌、韓香玉一樣奮戰在脫貧一線的駐村干部有3745名,其中科級以上干部達1169名,實現科級干部駐村全覆蓋,做到盡銳出戰、沖鋒一線。

  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興安盟扶貧干部駕穩了“兩掛車”,編好了“三張網”——到戶產業扶貧政策、健康扶貧政策全覆蓋,貧困戶適齡少年兒童零輟學,生活不能自理貧困人口生活兜底保障,今年年底實現危房清零。

  到2018年底,興安盟貧困人口減少到2.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9.5%下降到1.8%。今年年內,突泉縣、科右前旗也將陸續脫貧,全盟脫貧摘帽在即。

  跨越貧困這道坎,留下的是干部群眾的魚水深情。這些年,興安盟各級干部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貧困地區、研究最多的是脫貧辦法。通過實行四級干部包聯責任制,4.25萬名干部與4.85萬戶貧困戶結成了幫扶對子,演繹了一首干部群眾攜手推進脫貧攻堅的“大合唱”。

  跨越貧困這道坎,留下的是一支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干部隊伍。扶貧干部由剛開始的不會干、沒思路、壓力大變為有辦法、有干頭、有情感,由門外漢變成多面手,村“兩委”干部在駐村干部帶動下綜合素質也有了顯著提升,完成了一次基層干部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鄉村振興“大練兵”。

  “兩袋米、兩頭牛,紅紅火火搞旅游”

  立足天藍地綠水凈生態優勢,興安盟以脫貧攻堅為統領,完成了一次產業革命,打造出了一個“農牧業+旅游業”全新產業格局,讓沉睡資源活了起來

  秋風暖陽,天高云淡。站在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滿都拉敖包山上望去,綠毯一般的稻田綿延遠方,巧手的農民田為紙、稻作筆,“興安盟大米”“紅城1947”字樣的巨幅稻田景觀畫鋪展其中。大地如畫,游人如織。

  農旅融合是烏蘭浩特市推進產業扶貧的“關鍵詞”。依托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和渠系配套,烏蘭浩特市近年來加大旱田改水田力度,水稻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連方成片的稻田成了周邊市民“打卡”首選地。

  “16萬畝水稻,就是16萬畝人工濕地,這在北方是難得的旅游資源。”興安盟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烏蘭浩特市委書記馬煥龍說,烏蘭浩特正在打造一條70公里長的萬畝稻海旅游觀光帶,圍繞從種到收的時節開展“插秧節”“稻田捕魚節”等活動,今年預計可帶動每畝綜合增收1000元左右。

  水稻田里不見水,扎賚特旗正著手大力推廣水稻旱作。通過中低產田改造,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節水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水稻旱作比普通水稻可節約近90%的用水量。今年,該旗旱作水稻種植面積增加到10萬畝。

  “就像種地膜玉米一樣,直接播種就行了。”扎賚特旗好力保鎮五道河子村黨支部書記杜文義算了一筆賬,不用扣棚、不用育秧、不用泡田、不用耙地、不用插秧,每畝至少省200元,畝純收入不低于1000元。

  在大興安嶺南麓生態圈的潤澤下,興安盟土壤肥沃、水質純凈、空氣清新,這里的“寒地水稻”米質上乘,已在一線城市聲名鵲起。2018年,“興安盟大米”榮獲“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

  通過旱改水田、水稻旱作,興安盟水稻種植面積目前達到131萬畝,改變了玉米“一糧獨大”局面,種植業結構得到優化調整,貧困戶靠種地也能脫貧致富。

  “產業扶貧接地氣,水土相宜富路寬。”興安盟農牧局局長邱楓總結,立足天藍地綠水凈生態優勢,創新耕作、養殖模式,推進三產融合,讓農牧業由“溫飽產業”變為“致富產業”。

  地處北緯46度,興安盟還是世界公認的“玉米黃金種植帶”“最佳養牛帶”。盟委、行署大手筆地實施了大米、玉米“雙百雙千”工程和肉牛、奶牛“雙百千億”工程:

  ——用5-10年時間,1000萬畝的玉米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000億元。投資48億元的玉米深加工項目,已在扎賚特旗開工建設。

  ——用5年左右的時間,肉牛、奶牛養殖總規模超過200萬頭,構建全產業鏈條,產值達到1000億元。

  為實現大產業對小農戶有效帶動,興安盟組建了米聯體、牛聯體等產業聯合體,大型農牧業企業作為龍頭,通過合作社向農戶統一提供技術指導、交易銷售等服務,金融機構提供信貸支持擴大生產規模,從而形成了產業壯大、企業發展、貧困戶增收的多贏局面。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阿爾山市視察時感嘆:“阿爾山的旅游業一定會火起來。”因為這里的四季都很美,春風杜鵑漫山,夏日天池清冽,秋天林海蕭蕭,冬季溫泉若湯。

  “發展旅游業,拉長產業鏈,我們開展脫貧攻堅有了‘金鑰匙’。”阿爾山市委副書記馬繼承介紹,以“巍巍大興安,夢幻阿爾山”品牌為統領,推出科考游、生態游、研學游、攝影游等,促進了鄉村旅游發展。2018年,阿爾山接待游客432萬人次,旅游收入52億元。

  “放下斧頭當導游,小康生活不用愁。”現在,阿爾山農家樂、林家樂遍地開花,特色種養業、傳統手工業等產業活力煥發,全市60%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旅游實現脫貧增收。

  在阿爾山旅游龍頭的帶動下,興安盟從冰雪節活動破題,挖掘草海、林海、稻海、雪海風光,大步邁向全域旅游。

  “兩袋米、兩頭牛,紅紅火火搞旅游”,這句話是對興安盟發展新思路的形象概括。“正是在脫貧攻堅對經濟社發展全局統攬下,全盟完成了一次產業革命,形成了一個全新產業格局,讓沉睡資源活了起來。”興安盟委宣傳部部長呼和說。

  “樹起了勤勞肯干精氣神”

  讓貧困戶自愿選擇,打造自主脫貧內生動力機制,實施新時代農牧民素質提升工程,貧困戶不僅在物質上脫了貧,更在精神上致了富

  “年年扶貧年年貧”“扶貧扶出懶漢”“爭當貧困,坐享幫扶”……這兩年,媒體曝光出了不少扶貧怪相。

  “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既有個人因素,更多的還是扶貧機制出了問題。”興安盟扶貧辦主任陳延成說,要構建增強群眾內生動力機制、實施新時代農牧民素質提升工程,實現持續穩定脫貧。

  把扶貧政策送到田間地頭,興安盟組建了新時代講習團和“草原學習輕騎兵”兩支隊伍,以烏力格爾、好來寶等蒙古曲藝方式,重點講解產業扶貧政策,把“我脫貧我光榮,我奮斗我幸福”的精神傳唱下去。

  在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設施農業園區,王鎖柱是干活最勤奮的一個。“家中地少,自己也上年紀了。看了‘菜單’,我和老伴兒商量了下,選擇移民搬遷到園區里種菜。”王鎖柱承包了4座溫室大棚,一年能掙5萬元。

  王鎖柱所說的“菜單”,是烏蘭浩特市推出的一系列扶貧措施,涵蓋了產業發展、易地搬遷、政策兜底、技能培訓4大項58小項。貧困戶“點菜”選項目,幫扶部門“配菜”手把手指導,政府“買單”提供資金支持。

  “讓貧困戶自愿選擇,是激發自主脫貧內生動力的好辦法。”烏蘭浩特市委宣傳部部長劉穎說,該做法已在全區推廣。

  而扶志長志氣、扶智長本領的“雙扶雙長積分制”則是烏蘭浩特市又一扶貧創新舉措,鼓勵貧困戶通過自身努力增加收入、展示良好精神風貌、積極參與村莊建設等方式獲得積分,可兌換生產生活物資。

  “老陳真能干!”烏蘭哈達鎮腰樂嘎查貧困戶陳巴根現在在村里很有面子,他把菜園打理得生機盎然,看見誰家有困難就幫一把……2018年,老陳領到了印有“第一名”頭銜的積分卡,家里吃的米面油都是用積分換的。

  “這種‘小榮譽’的效果可不小。”腰樂嘎查黨支部書記何振國說,村里要組織清運垃圾,通知剛發出去,就能聚起十幾個村民,一個個自帶鐵鍬、掃把,干起活來“不摻假”。

  今年,烏蘭浩特在全市推行“雙扶雙長積分制”,嘎查村“比富裕、比和諧、比美德、比環境”蔚然成風。

  走進科右中旗巴彥呼舒鎮西日道卜嘎查,道路整潔平坦,家家戶戶窗明幾凈,跟過去的臟亂完全是兩個模樣。可在村民感受中,最大的改變來自飯桌——再也不是滿桌牛羊肉,葷素搭配漸成風尚。

  高鹽、高油、飲酒一直是興安盟農牧民的傳統飲食習慣,成了貧困戶因病致貧的主因。興安盟以此為突破口,開展了黨組織帶動,轉變農牧民思想觀念、轉變生產方式,改變居住環境、改變陳規陋習、改變飲食習慣的“一帶兩改三轉變”活動。

  “習慣的改變是艱難的,要靠黨組織動員、黨員示范帶頭。”西日道卜嘎查黨支部書記劉海林介紹,嘎查黨支部對264戶村民實行網格化管理,農牧民黨員和能人大戶分區分片負責帶動10戶左右,普及健康生活理念。

  在“一帶兩改三轉變”基礎上,全盟80%的嘎查村完成了村規民約的制訂修訂,通過“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的組織帶動,“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的文明新風正在形成。

  “貧困戶主體意識、參與意識不斷增強,實現了‘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樹起了勤勞肯干的精氣神。”談及脫貧攻堅給興安盟帶來的改變,興安盟常務副盟長隋維鈞說,貧困戶精神面貌改變是最大的、最難的,也是最令人高興的。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振興的起點”

  脫貧摘帽在即,興安盟把防止返貧擺在重要位置,扶貧隊伍不減反增、管好扶貧資產,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統籌銜接打下人才、產業和資產基礎

  今年年內,興安盟有能力再脫貧1.68萬人,貧困發生率將由1.8%降至0.6%,全盟高質量脫貧勝利在望。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中央部委、北京市、自治區廳局等各方支持發揮了重要作用。”隋維鈞說,在這種大扶貧格局下,興安盟辦成了綽勒水利樞紐下游灌區建設等一批干部想干、群眾期盼的大事好事。

  ——農業農村部作為大興安嶺南麓片區脫貧攻堅部際聯席會議牽頭單位,積極協調各部委投入幫扶力量,加快了興安盟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綠色高質高效創建、農業品牌打造等工作步伐。

  ——中宣部定點幫扶科右中旗,通過引進電商幫扶、廣告扶貧等方式在淘寶等平臺上叫響了興安盟大米品牌,引進大型肉牛企業推動了良種繁育、數字牧場等現代化畜牧業發展。

  ——北京市通過京蒙幫扶協作,構建了“農畜產品、勞務輸出和人才培訓進京,項目、企業和人才入興安盟”的良好局面。

  ……

  這些幫扶給了興安盟脫貧的力量,更給了興安盟攻堅的信心。

  “抓好后兩年,著眼兩年后。要明白,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振興的起點。”張恩惠表示,興安盟委、行署沒有絲毫松口氣、歇歇腳的念頭,把防止返貧擺在重要位置,鞏固脫貧成效,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謀劃未來發展。

  “真沒想到,會與愛人在村里團聚了。”今年30歲的吳晶過去在外地工作,常年與在突泉縣長春嶺村任第一書記的丈夫遠隔兩地。2018年,她考取了長春嶺村扶貧專干,與丈夫并肩奮戰在扶貧一線。

  設立扶貧專干,是興安盟2018年在突泉縣、扎賚特旗開展的試點。扶貧隊伍不減反增——在原扶貧工作隊不減力量、不撤隊伍的基礎上,從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中選聘扶貧專干,或在村“兩委”班子成員中聘任兼職扶貧專干,做第一書記助理。

  “這些年輕人素質較高,現在他們是扶貧專干,到2020年就成了鄉村振興專干,形成一支‘不走的’工作隊。”興安盟委宣傳部調研員侯佳豐介紹,全盟扶貧專干已有400名,作為試點的突泉縣、扎賚特旗實現全覆蓋。

  產業是連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橋梁,如何推進產業扶貧,為鄉村振興提供產業支撐?

  在科右前旗科爾沁鎮平安村,一座電商服務中心頗具規模,上下兩層、1200平方米。該中心由旗扶貧投資管理公司投入150萬元扶貧資金建造,所有權歸平安村,目前由村里的展翼種植合作社經營。

  “合作社一直打算建電商中心,但資金很緊張,而現在只需付租金就可以直接使用。”合作社理事齊曉景說,僅運行4個月,營業收入超160萬元,帶動了88戶貧困戶增收。

  按照協議,從第1年至第5年,合作社按不高于年化利率10%支付租金;從第6年至第10年,合作社分期購買,10年后電商中心歸合作社所有。這樣算來,屆時平安村不僅能收回150萬元扶貧資金,還有70多萬元租金。而這些資金會繼續用于村集體產業開發、公共事務支出等。

  平安村這一探索,來自興安盟2018年開展的扶貧資產管理試點。旗(縣、市)成立國有扶貧開發投資公司,統一管理產業扶貧項目、選定經營主體,設計“先租后買”的10年期收益模式,實現扶貧資產有人管、不流失、能增值,還能保證普通農牧民、村集體在鄉村振興中持續增收。

  貧困漸行漸遠,幸福越來越近。興安盟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步伐,開展“改變生活從庭院做起三年行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發展庭院經濟,曾經冷寂的村莊日益變得火熱起來,一條振興的大道正越走越寬。

 

責編:車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综合五月婷婷 | 91精品福利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色播在线 | 国产精品李雅在线观看 | 加勒比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成人网在线综合视频 | 男女国产视频 | 午夜毛片网站 | 福利视频91|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日韩在线一区高清在线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 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 久久大香萑太香蕉综合网 |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韩国精品韩国专区久久 | 色偷偷亚洲第一成人综合网址 |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 | 精品视频 九九九 | 伊人久久大香线 | 末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连接 | 美女黄网站色一级毛片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亚洲 | 五月婷婷网站 | 9久9久女女热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 | 新版天堂资源中文8在线 | 四虎美女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四虎网址| 国产精品猎奇系列在线观看 | 欧美卡一卡二卡新区aaa | 色婷婷色综合 | 亚洲毛毛片 | 美女胸又大又黄www网站 | 亚洲性视频在线 | 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v视界成人影院在线视频 | 91免费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