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民政廳印發《關于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防止返貧的實施意見》,圍繞織密筑牢兜底保障網,聚焦特殊貧困群體,加大重點保障力度,開展扶貧扶志,建立了有效防止返貧長效機制,鞏固提升兜底保障脫貧成果。
《意見》要求深化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建立低保標準與消費水平掛鉤的自然增長機制,確保農村低保標準動態穩定高于脫貧線。落實低保漸退制度,加大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力度,實現穩定脫貧后再退出低保范圍。將符合條件的人員全部納入救助供養范圍,落實特困人員生活、照料護理補貼,完善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委托照料制度。做好防止返貧和即時救助有效銜接工作,解決突然因病、因災、因意外致貧返貧的家庭的生活難問題。認真執行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及時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意見》要求聚焦“病殘”,將建檔立卡貧困戶特別是因殘疾、重病等原因造成的支出型貧困家庭,整戶勞動力系數較低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以及符合條件的重病、重殘人員,按照規定納入農村低保范圍。聚焦“孤老”,實施安全、清潔、溫暖、文化、康復“五大工程”,大力發展農村幸福院等互助養老設施,拓展農村養老服務功能,健全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機制,建立定期巡訪制度,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聚焦“弱小”,推動健全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體系,加強基層“兒童之家”建設,選好配強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開展“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推動建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制度,不斷提高特殊困難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聚焦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和幫扶點,加快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和設施改造,持續做好定點扶貧工作,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參與深度貧困地區和定點扶貧縣脫貧攻堅。
《意見》還要求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建立健全村民議事會、評議會等議事協商形式,完善多元主體參與的農村社區協商議事制度和運行機制。推廣“孝善基金”做法,大力開展“孝善敬老”活動。抓好文明祭掃、綠色祭掃,推進厚養禮葬、節地生態安葬。搞好婚姻家庭服務,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同時,引導支持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動員組織各級各類行業協會、商會、慈善機構,參與行業扶貧、產業扶貧、智力扶貧。積極開展農村社會工作和農村志愿服務工作,開展“三區計劃”“牽手計劃”和志愿服務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