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要求著廣大黨員干部必須要有新擔當、新作為。南城縣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從創新機制、培養鍛煉、激勵引導、關心關愛四個方面,激發了干部干事創業內生動力。
創新機制“生態圈”,幫助干部“除顧慮”。一方面完善干部績效考核激勵機制。該縣將萬坊鎮作為績效考核試點鄉鎮,結合實際制定了《萬坊鎮機關干部績效考核試點工作方案(試行)》。通過科學設置工作“難度系數”,明確考核對象、考核內容、考核方式等。將工作任務分解到部門、落實到崗、量化到人。年終評選的10名優秀干部,向組織進行推薦,選派至更重要的崗位,對6名不合格干部給予暫緩分工、待崗處理。一方面健全容錯免責新機制。該縣出臺了《南城縣容錯免責辦法(試行)》,明確了可容的“邊線”和堅決不容的紀律“紅線”、法律“底線”。建立容錯清單,劃清失誤與失職、敢為與亂為、為公與徇私的界限。嚴格規范申請、受理、核實、處理、公示和報備等環節。組織黨員干部專題學習、談心談話,運用政府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大規模宣傳容錯免責機制,幫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放手干事創業。
培養干部“強本領”,促進干部“勇擔當”。一是強化干部教育。針對干部知識空白、經驗盲區、能力弱項,該縣制定了《2018—2022年南城縣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每年面向全縣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至少舉辦1次強化專業能力培訓班,讓領導干部在思想觀念上“要擔當”,能力水平上“能擔當”。通過教育培訓,有效的提高了各級領導干部理論修養、面對各種壓力、困難和考驗的自我調適能力。二是強化實踐鍛煉。做好35歲以下鄉科級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重點培養選拔90后鄉科級干部,2018年以來分兩期,選派了34名年輕干部前往黨的建設、脫貧攻堅、秀美鄉村、“四區”建設、信訪維穩等急難險重任務一線進行實踐鍛煉。三是強化干部儲備。建立了優秀年輕干部《成長檔案》,實施動態管理,隨時隨地發現可重點關注的新人選,及時擇優補充。截止目前,該縣已儲備90后優秀年輕科級干部30余名。
實干導向“擇強者”,引導干部“創模范”。一是突出實效實績考察干部。深入考察對象工作單位,實地查看工作實績。既看已取得的成績,也看未達到的目標;既看主觀努力程度,也看客觀條件限制;既看當前表現,也看發展潛力,科學的分析研判干部業績。并聽取考察對象所在社區黨組織的意見,考察干部“八小時以外”的表現情況。二是樹立實干選人用人導向。堅持好干部標準,在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重點領域中把業績突出、勇于擔當、善于作為,敢于斗爭的基層一線干部選用到重要崗位上來。近年來,該縣在脫貧攻堅、環境整治、信訪維穩、“四區”建設等一線提拔重用干部80余人,約占提拔重用總數的47.6%。三是樹立擔當實干先鋒模范。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實際,把真正推動發展、深化改革、服務群眾等方面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群眾認可的先進評出來,尤其是基層干部,評選出黨員干部身邊看得到、學得到的先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榜樣為鏡、見賢思齊。截至目前,該縣成功推薦全市“百名擔當實干人物” 5名,其中2名為鄉鎮黨委書記。
關心關愛“系基層”,激勵干部“善作為”。一是定向遴選干部。為了加強干部隊伍的流動性,專門從鄉鎮公務員、事業干部中選拔了12名優秀干部進入縣委辦、政府辦和組織部,激活了干部隊伍的“一池春水”。二是選聘基層干部。為拓寬干部晉升渠道,調動廣大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近年來,該縣組織開展了從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優秀村(居)干部、大學生村官中選拔了鄉鎮機關領導干部,共選拔科級領導干部25人。三是提高基層待遇。為增強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出臺了《南城縣關于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鄉鎮工作補貼的實施方案》,根據在鄉鎮工作的年限,在鄉鎮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每人每月200元;10到20年的,每人每月300元;20年及以上的,每人每月400元。除此之外,邊遠鄉鎮另增每月50元,最邊遠鄉鎮另增每月100元。有效解決了廣大基層干部職務晉升難、長期工作待遇偏低問題,切實增強了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