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之季,走進京郊密云區不老屯鎮燕落村,田間地頭依然是一派豐收景象,村民們在流轉的土地上忙著收獲成熟的紅薯、大蔥、白菜等作物。作為全區最大的低收入村,如今燕落村的產業形成了規模,做出了特色,同時也帶動全村低收入戶實現了增收致富。
燕落村“脫低”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幫扶單位的幫助和支持,特別是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選派的專業技術人才、在不老屯鎮掛職鍛煉的徐進。“在掛職期間,我對生產進行全程指導,負責生產技術的落實和監督工作。結合目前的市場情況及種植的難易程度,上半年種植了甜糯玉米、甘薯、大蔥、茄子等作物,下半年增加試種迷你白菜及老口味蔬菜,都取得了不錯的效益。”他告訴筆者,預計今年底,該鎮的香峪村和燕落村兩個低收入村將全部完成“脫低”任務。
派出專業技術人才是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開展低收入幫扶工作的一個側面。據了解,為了幫助更多低收入村如期完成“脫低摘帽”任務,該站成立了技術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所有業務部門參與技術幫扶工作,并開展全方位的技術需求調研,形成了各村技術扶持方案。每個村技術扶持方案的落實由責任部門牽頭、其他相關業務科室共同參與實施,確保技術服務全方位。同時,要求各業務部門盡可能向低收入村實行技術、人員、資金的傾斜,以加大技術扶持力度,盡快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目前,該站已經在延慶的5個鄉鎮11個低收入村全面開展幫扶工作。引進、示范推廣了蔬菜、食用菌、西甜瓜、籽粒玉米、鮮食玉米、青貯玉米、特色雜糧、特色油料、中藥材、馬鈴薯共10類作物的優新品種58個,示范推廣了以上作物的配套綠色高效栽培技術22套,示范推廣面積3258.5畝,目前長勢良好。
與此同時,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還注重人才培養,促進可持續發展。目前,已為香營鄉聶莊村引進專業技術員1名,為2個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定向培養技術人員2名,開展了玉米、谷子技術培訓,培訓15人次,達到預期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