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很多鎮村干部都知道,縣委書記李振峰有個愛好——“下村”。今年8月份以來,他跑得更勤了。集中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開始后,灌南縣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全部聯鄉包村,村村到、村村查,村村“開處方”,給當地基層干部傳遞出強烈信號:“建強基層黨組織,既打雷更下雨”。
灌南縣委書記李振峰(右一)夜訪三口鎮劉碼村黨群服務中心
書記帶頭排查,不放過“蛛絲馬跡”
10月9日至11日,李振峰又下村了。他用3天時間把自己聯系的三口鎮21個村(居)跑了個遍。在灌南縣確定的4個軟弱渙散村中,三口鎮一個也沒有,為啥還要跑?李振峰說:“一是逐村再排查,看看有沒有‘漏網之魚’;二是找出黨建薄弱環節再提升?!?/p>
三合村是三口鎮最窮的村。原來村黨支部在一排破舊的平房里,黨員活動開展不太正常。聽說新的黨群服務中心最近建好了,李振峰特地來看看,叮囑村干部說,“有了陣地還不夠,要提高陣地的磁性,否則,建得再好也是空架子。”他每次到村里來,都要以走訪看到的問題,“刁難”村書記潘玉軍拿出解決方案。
潘老莊村原來的村書記工作不力,鎮里布置的各項工作,他總是嘴上答應“好好好”,行動上卻鮮見成效。年輕力壯的返鄉能人馮占國擔任村書記后,是否做到了有想法有辦法?李振峰很是牽掛,“小馮畢竟年輕,缺乏基層歷練,要帶一帶。”李振峰對馮占國說,黨建是農村各項工作的“牛鼻子”,“路子走對頭,才能一步一個臺階”。
21個村(居)走下來,李振峰發現了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有的村黨組織向心力不強,有的村黨員活動不正常,有的村集體經濟薄弱。他和三口鎮的干部們坐下來,逐村“會診”,對癥“抓藥”?!版偫镆洺E挪椋Wゲ恍?,杜絕滋生‘軟弱渙散’的因素?!崩钫穹鍑诟梨傸h委書記吳發亮。
縣級領導逐村到、逐村查,拉網“再排查”,是灌南縣集中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的“現實表情”。有的專門擠出時間往村里跑,有的節假日不打招呼直插村里“暗訪”。用李集鄉新民村書記孟德明的話來說,“上個月,縣領導來了五六趟呢!”
灌南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灌南把縣領導入村走訪作為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的一項“剛性制度”,成立了由縣領導牽頭的11個調研組,全縣238個村一個不落,對村“兩委”班子進行民主測評,找黨員和村民代表談心談話,不讓軟弱渙散的任何“蛛絲馬跡”從眼前溜過。
灌南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臧國徽(右一)和百祿鎮嵇橋村村書記熊衛(中)謀劃特色產業發展
常委掛帥整頓,“一村一策”求實效
灌南縣委常委會確定的4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分別是:新安鎮龍溝村、新安鎮鎮中村、百祿鎮嵇橋村和田樓鎮林豐村。
“我主抓,4個村分別由4位縣委常委掛帥整頓。”9月3日,李振峰主持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軟弱渙散村整頓工作,細化聯村縣級領導、包村鎮班子成員、駐村第一書記、結對幫扶單位“四方”主體責任,排出問題清單,確保限期解決,做到一村一策、因村施策。
就工作而言,新安鎮鎮中村在鎮里還是排在前列的,因為村書記曾受過刑事處罰而被定為軟弱渙散村。起初村干部們有些想不通,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永祥多次與村干部們溝通,詳細解釋軟弱渙散村的認定標準和整頓要求。原村書記被勸退,經組織考察,原村主任顧群寶村書記、主任“一肩挑”。顧群寶上任后,不僅在環境治理、網格化管理等方面發力,還給全村黨員群眾送上了一份“見面禮”:村集體的一處房屋多年前被征收,補償卻遲遲沒兌現,在村黨支部一班人的努力下,成功追回拖欠多年的補償款。
在這次集中整頓中,百祿鎮嵇橋村有兩名“問題干部”被清退。為保障村里工作正常運轉,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臧國徽多方聯系,幫忙物色到一位具有企業管理經驗的能人回村擔任副書記,村支部明確了發展特色產業的路子,吸引5名外出人員相繼回村從事養殖業,村里請來農業專家到村開辦培訓班,指導“綠色防控示范區”申報工作……這個曾經的經濟薄弱村,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突破50萬元。
田樓鎮林豐村班子老化嚴重,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峰和鎮黨委反復研究,由黨員和群眾投票選舉村后備干部。經組織審核后,將他們安排到各項重點工作中經受歷練。村書記兼村主任潘玉崗對此很欣慰,“從此不用再為村里的接班人犯愁了!”
灌南縣新安鎮鎮北社區一角
整頓提升結合,培植村莊發展動能
灌南縣一手抓軟弱渙散村整頓,一手抓基層組織力提升,從根本上消除滋生軟弱渙散的因素。
為破解村黨組織班子配備不齊、書記不盡職不勝任、村里當家人難選等難題,縣委組織部探索推廣從退伍軍人、致富能手、大學生等群體中遴選優秀人才擔任村書記,禮聘鄉賢回村擔任“名譽書記”“名譽主任”,動員退二線或退休的縣直機關領導回村“發揮余熱”。注重構建村級“人才梯隊”,擇優培養10名標桿型“頭雁”、30名骨干型“強雁”、300名青苗型“雛雁”。截至目前,該縣共清退不合格村干部28人,調整補充配強村書記15人、其他村干部85人,培養后備干部31人,村書記、主任“一肩挑”比例達到93.7%。
為破解黨員活動陣地薄弱問題,灌南縣對全縣村級活動陣地進行大排查,摸排出包括4個軟弱渙散村在內的89個不達標村級陣地,圍繞“有溫度、聚人氣”目標,對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整改升級,使之成為集村級事務、公共服務、文體活動、居家養老等于一體的便民惠民場所?;顒雨嚨卣挠煽h級統籌、督查,鄉鎮黨委承擔主體責任,實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截至記者發稿,89個納入整改范圍的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已有39個入駐辦公,25個完成主體建設,剩余25個將于年底前全部完工。
為把矛盾解決在基層一線,灌南縣全面推廣“一委三會”制度,即村黨組織領導,村民委員會、村民監事會、村民議事會參與,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基層治理格局。同時,完善鄉村一站式服務平臺體系,推廣“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要求每個村每年至少興辦1-2件民生實事。針對信訪集中問題,縣相關部門開門接訪、帶案下訪、掛牌督辦,創新設立村級“黨建+審務工作站”“互聯網無人律所”,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等公益服務,成功調解糾紛30多起。
為了讓村黨組織成為創業富民的引擎,灌南縣開展“創業富村”競賽,投入近2000萬元,發放扶貧小額貸款4475萬元,在資金、項目、稅收、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集體領富、書記帶富、黨員和能人致富項目221個,著力把軟弱渙散村、后進村、經濟薄弱村打造成為集體增收示范村,持續放大富民正向效應。通過舉辦“強基富民”書記論壇等活動,讓村書記人人上臺,談想法、話做法、交任務、壓擔子、打硬仗,把他們錘煉成鄉村振興的“精兵強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