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克服疫情影響,穩就業、穩增收,貴州省黎平縣探索實施“兩站點一支部”,打造勞務輸出“升級版”,讓外出務工人員的煩心事有人幫忙操心。
流動黨員他鄉有“家”
“老書記,能回家過年不?”
“安心打工,非必要不返鄉,莫給老家添麻煩……”
這是2021年1月15日,黎平籍在杭州務工微信交流群里的對話。老書記叫陸金輝,是黎平縣永從鎮六沖村原黨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
2019年,陸金輝離開老家到杭州務工,他發現在杭務工的黎平籍黨員有22人,經多番對接,牽頭成立了黎平縣駐杭流動黨員黨支部,后來在杭州市下城區援黎工作組的支持下,成立了杭州攜民勞務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我來杭州17年,從學徒工成長為管理人員,帶領20多位老鄉異地創業,現在終于有了組織。”在黎平籍駐杭務工流動黨員座談會上,壩寨鄉路團村黨員李鴻敞開心扉。
黎平縣駐杭流動黨員黨支部在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同時,還及時掌握在杭務工人員的就業狀況,利用微信群定期發布用工信息,確保留得下、有崗位、穩增收。
外出務工有人幫辦
為讓群眾“上車出門、下車進廠”,在黎平縣人社局的支持下,陸金輝等人在永從鎮六沖村成立“勞務輸出聯絡站”,由政治素質高、熟悉勞務輸出的黨員負責日常工作。
同時,成立3個“勞務協作聯絡站”和10個勞務輸出基地,勞務協作聯絡站負責送崗入戶“一對一”服務,對有意愿外出務工的,幫助開具健康證明、申請務工補助、提供口罩等“務工大禮包”;輸出基地則負責聯系外地企業,提前辦好接收函,形成“輸出—接收”的“閉環”。
“去年因疫情我在家呆了3個月,是聯絡站推薦我來杭州打工的。”六沖村5組村民陸成明滿是感激。
后顧之憂有人解決
“出來后擔心水稻沒人收,多虧村里志愿者幫忙。”六沖村6組陸好生口中的志愿者,是村里新組建的“黨員志愿服務隊”。
為讓黎平籍在杭務工人員留得下、干得好,“兩站點一支部”一方面通過提供就業推薦、技能培訓、發展關懷等服務,做大務工人員增量,另一方面發動農村黨員、預備黨員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在農忙季節,幫助外出群眾提供田間勞動、照看老人孩子等服務,并鼓勵將土地流轉出來用于發展規模產業。
截至目前,黎平縣已開發和獲取就業崗位400余個,精準組織254人到杭州務工就業,人均月收入達4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