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村“兩委”換屆中,寧夏銀川永寧縣著眼選優配強村級班子,堅持“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導向,采取“三個一批”措施,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動員發動“回引一批”。各鄉鎮黨委以農村致富帶頭人、回鄉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經濟合作組織負責人等為重點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精心選擇部分有一定資金積累、有一定技術特長的外出務工黨員,采取上門動員、電話聯系等方式,引導回村作為村黨組織書記人選,全縣165名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等農村實用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4名創業有成的黨員回村擔任村黨組織書記。
永寧縣楊和鎮王太村2013年底因縣城擴建整體拆遷,村民全部入住縣城各安置小區。為讓村集體經濟旺起來,楊和鎮黨委推進“兩個帶頭人”工程,將致富帶頭人于建軍發展為王太村黨組織帶頭人。于建軍上任不久,通過“四議兩公開”,聽取村民代表、黨員建議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保留王太堡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的基礎上,和村“兩委”干部想方設法壯大村集體經濟。
村“兩委”盤活復墾土地資源200畝,強化黨建引領,探索“支部+旅游+農業”融合模式,打造以“休閑觀光、采摘、農耕文化挖掘、產品深加工”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大力發展“油葵”經濟,讓小小油葵結出“致富花”、榨出“致富油”,2020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115萬元,小小葵花變成鄉村振興的“致富花”。與此同時,村黨支部變“資產”為“財產”,盤活2處停車場和老村部村等資產,收入租金14萬元;積極爭取2000余畝復墾地管理承租權,通過提高租金標準、完善承包協議等方式,共收取租金87萬元。
除了發展“油葵”經濟,村黨支部打起了手工酸菜的“主意”,在王太堡現榨油坊旁的一處營業房內,40個大缸手工酸菜整齊排開。村黨支部按照“種、產、銷”的思路穩步推進,不斷深挖“油葵”經濟背后的產業鏈,讓特色產業大有可為。村黨支部換屆大會上,于建軍獲得全票支持,村黨組織帶頭人成為了黨員群眾的主心骨。
突出標準“調整一批”。突出“雙好雙強”(思想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標準,以建檔立卡貧困村、薄弱村、軟弱渙散村為重點,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把關作用,對全縣66個行政村392名村“兩委”成員結構、整體功能、作用發揮以及村級后備力量儲備等情況深入分析研判,綜合考量,精準確定留任、優化和調整對象。對年齡偏大、文化層次較低、群眾評價較低、工作實績不明顯、帶富能力較弱的9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了勸退。將群眾威信高、工作能力好、帶富能力強15名優秀年輕村黨支部委員,村級后備力量,調整到黨組織書記崗位上。換屆后村“兩委”成員396人,平均年齡45.5歲,大專以上學歷163人,占41.2%。較上屆相比,村“兩委”平均年齡降低3.2歲,大專以上學歷較換屆前增加44.2%,學歷年齡實現“一升一降”。
永寧縣望洪鎮北渠村因土地、水費等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矛盾糾紛突出,村“兩委”班子整體凝聚力、戰斗力不強等原因,被確定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和后進村黨組織進行整頓。此次村“兩委”換屆工作中,27歲的黨員致富帶頭人白寧作為永寧縣“兩個帶頭人”工程的主力軍,放棄經商回到北渠村,并成功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成為全縣最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
白寧上任后,深化鄉風文明建設,舉辦農民運動會、農民技能大賽、廣場舞比賽等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開展文明村、文明家庭、移風易俗示范戶等評選活動,用身邊人說身邊事,以小家美帶動鄉村美,為農村鑄魂?!氨鼻遄畲蟮膯栴}是產業基礎不行、規模不大、效益不好,要想產業發展好,就要把各種資源利用好?!苯涍^調研,下一步白寧將采用“黨支部+企業+農戶”模式,發展壯大本村“陽光玫瑰”葡萄種植特色產業,逐步推動全村設施果蔬產業轉型升級,走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組織下派“選配一批”。針對部分貧困村本村黨員隊伍中無適合人選的,從本鄉鎮選派政治素質高、協調能力強、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優秀黨員干部到2個貧困村,作為村黨組織書記換屆人選。同時,結合近年來村后備干部儲備工作,公開招錄6名優秀返鄉人才到閩寧鎮6個村跟班鍛煉,由駐村第一書記、村黨組織書記作為幫帶導師,作為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有效破解村黨組織書記選任難的問題,進一步優化改善村干部隊伍結構,推動優秀人才扎根基層,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一線成長成才。
圖為閩寧鎮玉海村駐村第一書記田鵬幫帶村級后備干部
閩寧鎮玉海村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首次突破“百萬元”大關,第一書記田鵬駐村以來,堅持抓黨建引領脫貧攻堅,聚焦發展難題,他團結村“兩委”干部,帶領群眾流轉土地、建設日光溫室,引進企業建立蔬菜種植基地,種植高質量白蘿卜、紅辣椒,既解決當地群眾務工問題,又開辟了玉海村訂單式農業,形成了玉海村瓜果蔬菜產業框架,作為幫帶導師他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名,培養村級后備干部4人,黨組織帶頭人4人,致富帶頭人16人,為玉海村積滿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