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吳云波在新建起的現代畜牧業示范基地內給今年新增的牛犢喂草料。新華社發(王呼斯冷 攝)
內蒙古扎魯特旗巴彥塔拉蘇木東薩拉嘎查黨支部書記吳云波,日前在快手平臺上傳了一段短視頻,向大家征集關于鄉村振興的建議。
自從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吳云波經常走村入戶了解牧民生產生活情況。他說,“我生活在這片草原,最關心的是這里的鄉親們怎么過上好日子。”
記者2019年6月采訪吳云波時,看到他的筆記本上列出了當年要干的幾件事:擴大養殖規模,新建一座養殖場;建生態旅游區,發展草原體驗游……如今,吳云波的這些“小目標”已經實現了。
吳云波現在和大家聊的話題更多的是嘎查下一步發展啥產業、上大學的孩子回鄉后能干啥。
25歲的汪玉濤畢業于內蒙古財經大學,他去年辭掉了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鄉東薩拉嘎查,成為瑪拉沁艾力養牛專業合作社的財務人員。“有人說大學生回村里上班太浪費了,我覺得在基層大有作為。”汪玉濤說。
兩會前,就青年人返鄉創業就業,吳云波進行了調研,他發現,合作社規模越來越大、產業鏈越來越長,人才短缺問題越來越突出,發展電商、推廣農畜新產品、進行品牌宣傳都需要有專業知識的青年。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振興,想要發展得更‘牛氣’,一定離不開人才。”吳云波說,有些從牧區走出去的孩子,到大城市扎不下根、施展不了一技之長,成了城里的“籠中鳥”,如果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讓年輕人回鄉有理由、有決心、有保障,參與農村牧區的他們,就有望成為“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