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6日
肖蕊奉(右)幫村民推銷農產品。
今年春節長假,我過得一點都不“穩當”。除了家里人各種花式催親外,就連我所任職社區的鄉親們也不放過我。從除夕夜開始,社區居民們紛紛給我發拜年短信、微信,除了常規的祝福話,還要問上一句,“回家這兩天相親了嗎”“啥時候結婚”……讓我深切體會到什么是“幸福的煩惱”。
節后上班,煩惱來得更直接了。路上遇到熟悉的村民,總要關心地說兩句,雖問得我落荒而逃,卻充滿感動。因為,有個村民跟我說:“你就像是我們自家的女兒。誰家女兒25歲沒個男朋友,不急得上火啊?”有些熱心的村干部、村民還親自張羅起我的“終身大事”來。
情人節前一天,辦公室的小姐姐悄悄告訴我,這個春節,村里人已經幫我相了好幾次親了。“哪個小伙也沒見著呀!”我疑惑地問道。小姐姐笑著解釋道,他們利用過年走親訪友的機會,多方打聽,問到了好多未婚小伙子的信息,大家還在一起碰頭比對條件,“這個愛喝酒,萬一以后喝醉酒了打老婆怎么辦?我們小肖弱弱的,可經不起。”“那個愛打牌,也不行”……就這樣,一圈名單物色下來,就被村干部、村民們私下pass掉了,說他們要嚴格審核通過了,才會帶給我看。
聽了小姐姐的話,我有些哭笑不得,但內心的感動再度加碼。他們知道農村社區的大學生村官平時接觸白馬王子的機會比較少,所以比我自己還上心。
平日里也是。熱心的村干部和村民經常對外宣傳:“我們小肖沒男朋友啊,人很優秀,幫助介紹個對象啊!”時間長了,連我們街道黨工委書記蘇海龍都知道了“肖姑娘相親”的事,有一次街道開會時,他和我們社區書記打趣道:“以后,周末、假期呀,少安排些工作給小肖,留點時間讓她談戀愛。”然后,又轉向我說:“還有你,成天風里來雨里去的,也不化化妝,鞋子褲子上都是泥,哪個小伙子敢追你呀!”
2016年9月,我來到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西翥街道瓦恭社區當大學生村官。起初,這里的人誰也沒把我當回事。兩年多干下來,他們不但在工作上支持幫助我,就連我的個人問題都時刻擺在心上。
我堅信,有第二故鄉“親人”們的幫助和陪伴,我一定會遇上那位我等待許久的人。在這之前,我負責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靜待花開。
來源:鄉村干部報網
作者: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西翥街道瓦恭社區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