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
圖①:馬生斌(右)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興民家園小區,了解群眾生活情況。 陳海成攝
圖②:黃琳在辦公室電話對接昭化來龍務工人員,制定返程方案。 方建鋼攝
圖③:應文偉正在幫助困難群眾送貨。 李永平攝
圖④:遼寧嬴德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員工在食品車間工作。 岳 黎攝
圖⑤:工人正在夾巖水利樞紐工程魚類增殖站施工現場作業。 謝文娟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要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在企業復工復產、重大項目開工、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優先組織和使用貧困勞動力,鼓勵企業更多招用貧困地區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人員,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點對點”幫助貧困勞動力盡快有序返崗。要分類施策,對沒有疫情的地區要加大務工人員送接工作力度。要切實解決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問題,組織好產銷對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要加快扶貧項目開工復工,易地搬遷配套設施建設、住房和飲水安全掃尾工程任務上半年都要完成。
圍繞這些重要方面,幾位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工程項目負責人、企業負責人、人社部門干部、第一書記、易地搬遷項目負責人,向記者講述了他們的努力。 ——編者
重點工程招人,復工兼顧脫貧
前些日子差不多天天失眠,要睡個安穩覺都難!
那是在2月10日,省里要求重點工程項目盡快復工復產。我們負責的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是貴州在“十二五”期間開工建設的重點工程,也是省內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復工復產,迫在眉睫。
第二天,我就召集團隊趕到項目工地。大家仔細合計了一下發現,材料啥的倒不缺,就缺工人。當時全國都在防控疫情,大多數工人根本沒法兒到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那可真叫一個愁!
只聽見現場有人小聲嘀咕:“省外的工人進不來,省內的是不是也出不去?”我當時下意識地以為這是句廢話,但轉念一想,辦法不就在這兒嘛!工程主體位于畢節市七星關區與納雍縣的界河上,處在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區,當地許多百姓常年外出務工。疫情發生后,他們同樣窩在家里出不去,完全可以來我們工地,這也能幫他們解決收入,助力脫貧。
我們先下到附近各個鄉鎮,發布用工告示,然后主動跟鄉鎮政府對接,確定用工數量,讓干部幫忙動員村里的貧困勞動力。我記得很清楚,2月15日第一批近百人的工人便到達了工地,為了確保安全,我們先針對疫情防控進行培訓,17日正式復工。截止到3月9日,整個工程共有2121名工人,其中包括700多名當地貧困勞動力,比年前多了一多半。后來省里也明確要求企業就近招聘貧困勞動力,我們的工作就更好做了。
過段時間,300多公里長的支渠也將陸續復工,按照目前的用工結構,到時候可能還得吸納800多名貧困勞動力。
盡管初來乍到,這些工人的工資一個月最少也有5000元,一年保底6萬,要是能學會些技術,工資還會漲,況且老技工也會帶他們,收入是有保障的。
項目建成后,沿線貧困地區的飲水安全、農田灌溉、基本用電會明顯改善;算上在當地采購生活物資、設備材料等等,整個工程項目對帶動當地脫貧的效果很明顯。
順利實現復工,我也就不用那么焦慮了,終于能好好睡上一覺!
貴州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公司經理譚其志講述
本報記者蘇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