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八年四月十三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考察時, 同聞訊前來的村民親切握手。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村干部王新富介紹施茶村榮譽墻。
和總書記握過三次手的肖月娟在石斛園干活。 王 凱攝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緊挨著海南火山口地質公園的小村莊——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看望農民群眾,考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
8個多月過去了,村子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日前,記者來到施茶村,和干部群眾一道見證產業轉型升級的振興之路。
石頭洞里種石斛
施茶村坐落在瓊北最高的火山腳下,過去因自然條件差,村里沒有產業,村民沒有收入。大學生村官、村副書記李華燕介紹說,村子所在的羊山地區是萬年前火山噴發形成的熔巖區,石多土少且嚴重缺水,當地曾有“數缸訂婚”的習俗,存放雨水的水缸是展示男方實力的“硬件”。村民種地都是從石頭下面摳出一層薄土,種些耐旱的甘蔗、木薯和地瓜。“翻幾個平方的石頭,才能找到巴掌大的一塊土,青壯年無奈到海口打工養家糊口。”
近年來,村黨支部帶領群眾發展石斛產業,村子成為遠近聞名的在火山巖上發展互聯網種植的明星村。李華燕幸福地回憶起總書記到村考察的情景,她清楚地記得,總書記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施茶村的名稱是怎么來的?村書記、主任洪義乾介紹說,當地明代有個名士叫丘濬,在村子旁邊的官道上設一茶亭,免費為往來客商供應茶水,村子由此得名。
在施茶村村志館里,總書記認真聽取介紹,并不時詢問。“當聽到村干部介紹村里沒有吸毒的,沒有打架斗毆的,總書記夸贊說‘這個很好’。”總書記對該村以黨建為統領,因地制宜探索出“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做法表示肯定。
在火山石斛園,總書記停留的時間最長。
“總書記一共和我握了三次手哩!”石斛園女職工肖月娟說,總書記來的時候,她正在鋤草,總書記主動跟她握手,并親切地詢問她家的收入情況。“我工作離家近,能照顧老人,工資加分紅年收入達到10萬元。”總書記聽了很高興,又和她握了一次手。考察結束時,總書記和肖月娟握手告別,祝她日子越過越幸福!
打開手機APP,在屏幕上輕輕一點,地下礦泉水就自動噴出,如煙如霧,頓時石斛園如同仙境一樣……“我當時就是這樣向總書記演示自動噴灌系統的。”技術員吳清偉非常自豪。他記得總書記看過之后點贊說:“這太方便了!”
吳清偉和村里人都明白,石斛園能得到總書記的肯定,與村干部的付出是分不開的。多年來,村書記、主任洪義乾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不砍一棵樹、不賣一分地、不搞商業開發,引導村民養鴿子、種荔枝……2013年,洪義乾聽說海口市新坡鎮仁里村在石頭上種出一種叫石斛的“神仙草”,立即帶領村干部前去考察。回來后推廣種石斛,當時村民們有顧慮,他就動員一家老小下地試種。
在沒有一點土的石頭上種石斛,談何容易?記者現場看到,火山石表面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天然孔洞,種石斛時得將根塞進洞里,再把根莖固定住,才能慢慢生長。試種成功后,洪義乾牽頭引進兩家企業,成立了火山石斛種植園,種植石斛500多畝。2016年施茶村村民全部脫貧,2018年石斛產業實現銷售400多萬元,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達14500元。
產業插上互聯網“翅膀”
“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成為帶領農民群眾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和堅強戰斗堡壘。”總書記語重心長的囑托,讓施茶村的干部們倍感振奮,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在種好石斛的基礎上,施茶村連續打出創新拳。繼推出智能噴灌系統之后,又設計了一款手機App,對石斛生產全程進行遠程管理。最近,還開發了“互聯網溯源”功能,消費者只要登錄手機和電腦端,就可通過遍布園區的探頭實時查看石斛長勢,了解采摘、包裝過程,實現食品安全監控“無死角”。
石斛園對面,新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火山石斛展示廳”。銷售員洪麗瓊告訴記者,過去賣石斛鮮枝600元一斤,洪書記領著村干部們外出考察,引進科研團隊,研發了石斛飲料、酒、酵素、石斛干切片、牙膏、面膜等系列產品,還利用該村及周邊群眾種的黑豆、荔枝、生姜等,開發了100多種創意農產品和旅游“隨手禮”,就連過去扔在路上都沒人要的火山石,也被設計成石斛文化盆景,受到游客熱捧。
施茶村通過爭取,成為“石山互聯網小鎮”的一部分,各種農產品通過“海島生活”“火山公社”等線上渠道賣到全國各地,甚至被炒成了“期貨”,產品還沒生產就被預訂出去了。最快的“銷售記錄”是在一次網絡競拍會上,施茶村1萬斤農產品,3分鐘內被網民搶拍一空。
村民吃上了“旅游飯”
火山口世界地質公園,有著極高的科普和旅游價值。可多年來,施茶村人卻守著“寶庫”吃不上好飯,游客們逛完地質公園往往就打道回府了。村“兩委”瞅準商機,向“三產”淘金,發展火山旅游。
要想讓游客“拐道”施茶村,就需要對軟硬件進行標準化升級,向那些不符合規劃的院墻、豬欄、羊圈“開刀”,不少村民不理解甚至反對。洪義乾二話不說,掄起錘子,首先把自家影響村道的10多米長圍墻拆掉了,用行動為村民做出了表率。“敢啃硬骨頭,關鍵時候顯擔當。”這是村民洪尚科對村黨支部的由衷評價。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施茶村不僅為所轄8個自然村硬化了道路,安裝了太陽能路燈,還根據各自然村資源定制了“一村一品”旅游方案。如美富村打造“中國村莊家風家訓館”,美社古村興辦“鄉賢文化館”,博撫村創建紅色教育基地,春藏村建設特色種植觀光園區……
村子再美,要有人來玩才行。村“兩委”做出了一項有遠見的決定:所有景點展區一律不收費。起初有些村民不理解,洪義乾就領著干部們挨家挨戶做工作,“客流來了,就像水渠有了水,莊稼都能澆灌上!”
基礎設施齊全,加上“免費大餐”誘惑,到火山公園游玩之后,轉道施茶村吃火山飯、住火山民宿的游客絡繹不絕。2018年“五一”“十一”假期,日均到村旅游人數超過1萬人次。每逢周末和節假日,村里的民宿也是一房難求。
村黨支部委員王新富笑著告訴記者,總書記的囑托,給施茶村的干部群眾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人人都像飛速轉動的齒輪一樣,在“農業+旅游”的振興路上努力奔跑,真是“累并快樂著”。繼獲評“海南省五星級美麗鄉村”之后,2018年9月22日,施茶村獲評“中國幸福村”,一幅全域旅游的畫卷正在緩緩鋪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