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鳳江范明胡斌
“家門口建起休閑公園,有水、有樹、有回廊和慢道,不僅環境好,而且視野還開闊,咱可是老來享福嘍!”3月31日一大早,77歲的村校退休教師錢余量老人與老伴李翠蘭手挽著手,有說有笑地走在自家門前新鋪設的水泥路上。
這對年過古稀的老兩口家住安徽省天長市萬壽鎮忠孝村。該村是由原忠孝、烏橋、河壩三個小村合并成的大村,人口超過4000人,近旁天揚S312省道,離市區只有3.5公里,鎮里工業園區就坐落在村子里,是區位優越的近郊村,村里企業多、種植養殖業發達,農家漂亮的小洋樓一棟挨著一棟。不過,經濟上去了,村里的環境治理卻較為滯后。尤其是村東頭、公路邊、迎著村口占地近20畝的忠孝大塘,長滿了蘆葦、蒲草和水花生等水生雜草,近年來由于活水來源少,水面日漸萎縮,水體被污染又臭又臟,滋生了許多蚊蟲和蒼蠅,看著這面大塘村民就搖頭皺眉。
“這面大水塘就是咱忠孝的‘臉面’,‘臉’沒有洗干凈、裝點好,村民住的、吃的就是再好,生活環境差,又哪來幸福感和獲得感呢?打造美麗新農村,得先從整治咱村這面大塘開始。”在村民代表大會上,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主任王壽山的一席話引起干部群眾的熱議。
經報鎮里研究決定后,忠孝村整治忠孝大塘這樁大事很快被列入該鎮省美好鄉村建設民生項目。項目爭取到上級資金50余萬元,在此基礎上村里又自籌資金近百萬元,其中大部分來自園區企業、村里能人、鄉賢和村民群眾的自愿捐助,并請南京市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設計院繪制了系統科學的建設規劃。
有了上級項目的資金支持和規劃指導,2018年春夏之交,忠孝村忠孝大塘整治行動拉開序幕。許多村民主動退還占用的水塘周邊的零散地,拆除清理了牲畜棚圈、倉庫等違建,不少村民還抽空加入清理大塘垃圾的義務勞動。緊接著,村里來了工程隊,抽干池塘污水,清理掉上萬立方米陳年垃圾和泥污。為做好雨污分流,工程隊還特地設計了一條專用管道和一條菱形水泥預制磚護坡的引排水渠。“管道約650米,主要是‘管’住沿岸村民生活污水排放;引排水渠約350米,一頭連著水塘給排水閘口,一頭連著村西頭另一條總干渠,用于水塘引水和泄洪。”村干部董國江說。
“這些規劃設計都著眼于長遠和未來,講究的是科學實用!”王壽山說,忠孝大塘整治工作已于今年年初基本完成。大水塘堤岸統一用石塊砌成,沿岸在混凝土基礎上建起造型別致的木制護欄和回廊,塘埂周邊還鋪設了五米寬的水泥慢路,路邊種有垂楊、樟樹、紅葉石楠、冬青等景觀花木。到了晚上,欄桿旁燈光亮起,溫馨又明亮,村民三五成群在這里賞景、聊天,喜氣洋洋。“沿著池塘溜達一圈,風景美,空氣好,心里就跟喝了蜜了似的,舒服極了!”李翠蘭大娘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