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作為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范省,開局之年,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得怎么樣?最近,由浙江省農辦、省農業農村廳、省發改委和省統計局聯合起草的《浙江鄉村振興發展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出臺,全面反映了該省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的新進展、新態勢和新經驗。
自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浙江全面建立領導體系,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54個省直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省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并制定了綱領性的行動計劃、戰略規劃和52個配套政策,確定了投資超過5000億元重點項目。
《報告》通過近800個數據的對比分析,提煉出浙江“三農”發展的六個新態勢。即:鄉村產業體系加快向城鄉銜接、三產融合轉變;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向標準化、特質化、數字化提升轉變;農民生活加快向高水平全面小康轉變;鄉村文化加快向城鄉互融、古今互促轉變;鄉村治理加快向黨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轉變;城鄉融合加快向生產要素平等交換制度改革轉變。
在改革創新上,《報告》則集中梳理了過去一年,全省各地在農村改革中涌現出的新做法和新經驗。比如,“三治結合”治理模式、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等率先破題,并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或國家相關文件。
今年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縱深推進之年。《報告》最后提出,今年,浙江將突出組織振興強引領、突出任務攻堅夯基礎、突出部省共建樹示范、突出數字鄉村轉方式、突出品牌經營謀轉型、突出改革創新增動力、突出共建共享惠百姓,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