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部門統計數據和資料,國家統計局對《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在健康、教育、經濟、決策和管理、社會保障、環境、法律等7個領域2018年的實施情況展開綜合分析。12月6日,國家統計局頒布的統計監測結果表明,《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實施總體進展順利,多數目標已提前達標,但部分領域中個別指標尚存差距。
婦女生殖保健服務不斷加強。截至2018年底,農村婦女宮頸癌、乳腺癌檢查已覆蓋全國所有貧困縣。婦女常見病篩查率經過幾年低位徘徊后有明顯上升,由2010年的61.2%上升到2018年的75.5%,提高14.3個百分點,比2017年提高8.6個百分點,但距《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規定的“達到80%以上”的目標仍有差距。
義務教育階段性別差距基本消除。2018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4.2%,比2010年提高3.1個百分點;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接近100%,女童與男童無明顯差距。2018年,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重為46.5%,近年該指標一直穩定在46.4%—46.6%之間。
農村貧困婦女人數大幅度減少。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扶貧標準計算,2018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為1660萬人,比2010年減少近1.5億人,其中約一半為女性;2018年,農村貧困發生率為1.7%,比2010年降低15.5個百分點。
對貧困婦女的保障力度不斷加大。國家不斷完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加大對貧困婦女的保障力度,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標準逐年提高。2018年,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標準約為每月490元,比上年增加40元,與2010年相比增加304元;全國城鄉享受低保和得到救助的農村特困人員共4981.1萬人,其中女性1985.1萬人,占比近4成。
女性積極參與基層民主管理。近年來,女性廣泛參與基層民主管理,尤其在居委會組織中參與程度較高。2018年,居民委員會成員中女性占比為50.4%,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已達《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目標;2018年,村委會主任中女性占比為11.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加大。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為改善農村環境質量、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提供了制度保障,美麗鄉村建設扎實推進。2018年,農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達86%,比2010年提高28個百分點,在上年已“達到85%左右”《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目標的基礎上又向前推進一步。
2020年是《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收官之年,截至2018年底,多數指標已實現預期目標,但婦女常見病篩查率、村委會成員中女性比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等指標距《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目標還有一定差距,逐步縮小城鄉區域孕產婦死亡率差距、提高女性接受職業教育比例等方面尚需付出大量努力。
婦女健康狀況區域間發展差距依然存在。雖然我國婦幼健康水平有較大提高,但區域間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存在。2018年,東部地區孕產婦死亡率為10.9/10萬,西部地區為25.2/10萬,西部是東部的2.3倍。
農村婦女參政水平有待提高。2018年,村委會成員中女性所占比重為24%,雖然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也比2010年提高2.6個百分點,但距“達到30%以上”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目標仍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