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友是安徽省無為市(原無為縣)蜀山鎮新安村原黨總支書記,從1965年參加工作起,一直工作在農村基層。
1992年冬天,蜀山鎮泊山發現一個天然溶洞,鎮政府研究后決定開發,任命王坤友為泊山洞管委會主任。他帶領9名工作人員,吃住在山上,頂著寒風鑿隧道、清淤泥、炸山石。2001年,泊山洞成為國家3A級景區。
隨后,王坤友受命到建成村擔任村支書。剛到任,他的鋪蓋就被一名村民扔出了村部。王坤友了解發現,村里經濟落后、賬目不清,導致干群間不信任。
王坤友四處奔走,把建成村的10年“糊涂賬”全部理清,當年化解債務30多萬元,使村里的人心安定下來。同時,他帶頭修路、挖塘、通渠,把200多畝拋荒地整治成良田,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就在建成村工作步入正軌的時候,他又來到全鎮排名倒數第三的新安村擔任書記。2007年,加固加高村里2.1公里防洪險段;2008年,疏浚300米的內河淤泥、推廣沼氣;2009年,各村民組全部修通砂石路……2011年,新安村人均收入從5年前的3700元增加到7500元,逐漸走上富裕路。
退休后,王坤友并沒有停下腳步,為改變村民零散養殖狀況,帶動百姓致富,又牽頭成立了無為縣坤友特種水產養殖協會。
王坤友被稱作“永不松套的老黃牛”,于2011年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9年,王坤友被診斷為肝癌晚期。2012年7月下旬,王坤友病情惡化,做了食道支架手術。8月21日,64歲的他不幸病逝。
安徽無為縣坤友特種水產養殖協會現任會長吳俊還記得,王坤友去世前與他最后一次見面時,還叮囑他“水產這塊要發展好”。
王坤友的兒子王平現任無為市無城鎮黃汰村支書,他說:“父親那個年代比我們現在條件差多了,什么工作都得自己一趟一趟地跑,困難正面解決不了就從側面解決。現在的我,更懂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