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村社要發展,干部先帶頭。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監督,個別村社干部出現違紀違法現象。為從根源上改進村社干部作風,整治軟弱渙散黨組織,廣州白云區推行村社換屆“六公開”措施,強化基層黨組織有力領導,依法規范換屆流程,選準配強村社干部,進而優化基層治理。
“公平又公正,選出了有能力有擔當的村干部……”說起去年廣州市白云區蕭崗村經濟聯合社黨委換屆,91歲老黨員湯桂勛感嘆村里的狀況今非昔比。他口中的“變化”,源自于該區自2016年以來探索推行的村社換屆“六公開”措施。
白云區共有118個行政村、48個經濟聯社,1700多個經濟合作社。近年來,白云區以“六公開”措施為牽引,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打出村社治理“組合拳”,加強對村社干部履職的全面監督,基層黨組織的領導能力明顯增強,村社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
找癥結
村社治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對村社干部缺乏監督
近幾年,在白云區有關部門受理的群眾信訪舉報中,反映村社干部的信訪件占全區信訪總量的40%左右,查處的村社黨員、干部占全區立案總數的50%左右。
為找準問題根源,白云區有關部門組織7個調研組,深入22個鎮街集中調研,與村社干部、普通黨員和群眾座談,聽取意見和建議。
癥結浮出水面: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不好,村社治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對村社干部缺乏監督。特別是在村社換屆中,拉票賄選、不正當競爭等違紀違法問題突出,導致選出的人不為民辦事、不廉潔履職。在2013年某街道某經濟聯社換屆選舉中,曾有參選人當選后大擺流水席宴請部分村民。2015年,該聯社先后有10多名經濟聯合社及經濟合作社領導成員涉嫌違法違紀被立案查處。
自2017年以來,白云區先后確定33個村社黨組織作為軟弱渙散黨組織整治重點,占白云區村社黨組織總數的19.9%。
追根溯源,白云區的一些村社出現問題,病灶就出在村社干部隊伍上。為從根源上優化村社治理,白云區推出以公開報名、公開申報、公開廉潔參選、公開集中競選、公開宣誓就職、公開履職承諾等為主的村社換屆“六公開”措施,規范村社換屆全流程,真正選準配強村社干部,進而優化基層治理。
抓關鍵
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嚴肅換屆紀律,確保公平公正
“以前個別參選人會拉票送禮,現在完全不一樣了。聯社黨委班子選舉,參選人要申報個人財產,宅基地多少、外面有沒有房產等,也都要登記得清清楚楚。”談到去年參加選舉時的變化,云城街道蕭崗經濟聯社黨委委員何愷說。
村社換屆“六公開”措施實施后,透明原則始終貫穿于“兩委”班子選舉的各個環節中:
白云區要求,報名必須要在屬地鎮街黨(工)委的組織下,所有參選村委(社委)的參選人必須向選舉委員會報名,并向選民公示報名情況。村社黨組織班子參選人必須按照“兩推一選”等黨內規定確定;
參選人須向鎮街黨(工)委申報本人及其直系親屬與本村社簽訂的經營性合同情況、出國(境)證照情況、是否曾受刑罰等個人事項,并鼓勵以適當方式向群眾公開;組織參選人簽署《廉潔參選承諾書》,并在村社公開欄向選民公開。
白云區搭建公開集中競選平臺,明令禁止拉票活動,規范競選的流程,讓參選人更好發揮“臺上功夫”。由參選人作演講,增進大家對參選人的了解;由鎮街黨(工)委書記給當選人頒發《當選證書》,組織當選人公開宣誓,讓村社干部在莊嚴的儀式感中感受組織和群眾監督的壓力。
此外,組織當選人簽署和公開《廉潔履職承諾書》,存入村社干部廉政檔案,把村社干部廉潔履職的基本要求、組織和群眾的期望以及當前村社干部履職中可能出現的廉潔風險納入其中。
白云區紀委副書記、區監委副主任方鋼說,村社換屆“六公開”措施實施后,換屆工作由基層黨組織有力領導,參選人積極參與,群眾廣泛監督,嚴肅了換屆紀律,確保了公平公正有效,調動了黨員、群眾參與村社治理的積極性。
查漏洞
強化精準監督,為4100多名村社干部建廉政檔案
白云區為保障“六公開”措施,還推動制定一系列制度措施,實現對村社干部“微權力”的精準監督。
從白云區查處的村社干部違紀違法案件看,近70%的案件與“三資”失管失控有關。針對“三資”監管漏洞問題,白云區全面實施“大額資金異動預警+實時記賬”,全區所有村社納入預警監控,實現聯社“三資”交易平臺提級至鎮街管理,實施經濟社出納賬由村代管、村賬鎮(街)代管制度;推進黨務、村務、財務公開,用微信公眾號推送,讓群眾看得懂、好監督。為摸清村社資產資金底數,去年以來,白云區還開展大規模合同清理,清理整改問題合同5.1萬份,追回合同欠收租金6.09億元。
為加強對村社干部的日常監督,白云區制定《村社干部履職正負面清單》《白云區防止村(社)干部利益沖突若干規定》,規范村社干部履職行為。從2018年開始,白云區在廣州市率先要求村社干部每年要面對群眾公開述責述廉述德(簡稱“三述”),接受群眾的監督問政,為4100多名村社干部建廉政檔案,把“三述”等情況全部納入廉政檔案,并每年按不少于5%的比例進行抽查。
“‘六公開’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具體實踐,是我們推進村社治理現代化的有力探索。通過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進一步強化了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實現了對村社干部的管理監督‘無死角’,使村社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更加規范,基層治理水平大幅提高。”白云區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張葉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