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烏骨雞是林下散養的,雞肉味道鮮美,在貴農網有專門的銷售網頁。”貴州省赤水市復興鎮涼江村第一書記金忠富逢人便推銷本村產品。
2018年3月金忠富來到涼江村擔任第一書記。聊起村里的產業發展思路,興致很濃,“村里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將竹林養雞、林下種菌、泉水養魚、石上種藥作為特色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產業方向定了,產品銷售卻成了棘手問題。“6000只雞銷不出去,一天要花不少飼料呀!”村黨支部書記湯興群心頭像壓著一塊石頭。“支書,我們一起跑銷售吧!本地賣不了,我們去外地!”金忠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板,我們的雞是散養的,肉質絕對好!”赤水市的餐館、超市留下了金忠富的身影,甚至跑到一江之隔的四川省瀘州市吆喝。在金忠富的努力下,當地一些企業和消費者相繼找他買雞,貴州省供銷社、貴州經貿職業學院等單位訂購了價值12萬元的烏骨雞。
“2019年,合作社養雞分紅360元,石斛和魚分紅87元,其他分紅525元,總共是972元,現在又在頭花蓼中藥材基地打工,一個月有1600多塊錢的收入。”涼江村新義組脫貧戶田善民笑著說。
村民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可金忠富卻承受著痛苦。遠在貴陽的妻子懷孕不到八個月發生早產,保溫箱里的嬰兒經過20多天搶救還是沒能活下來。他記得當初到涼江村的前一晚,妻子姜維叮囑的話語:“既然決定了就義無反顧地去吧,家里我先照顧著。”想到這些,金忠富對妻子深懷愧疚。
金忠富將歉意藏于心底,全身心地投入到村里的各項工作中。這不,藥材種植基地里,頭花蓼喜獲豐收,按照事前簽訂的收購合同,由貴州威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收購,“推銷書記”金忠富這筆生意又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