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黨員干部和全村老少擰成一股繩!”這是史松陽當選河南省尉氏縣朱曲鎮山魏村書記的第一天,老書記魏申迎反復叮囑他的一句話。
2018年以前,山魏村因基層組織渙散、黨群關系緊張、環境衛生差,被朱曲鎮列為重點整治村。史松陽說:“當時的山魏村,辦公室沒有像樣的設備,街巷路面污水橫流。”
為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年輕有想法的史松陽進入考察組視線。史松陽當時還在鄭州承包工程,鎮黨委派專人去鄭州做他的工作。
“老家老家,老了肯定是要回去的。”面對妻子的不理解、不支持,史松陽耐心地給妻子做工作,好不容易妻子才答應讓他回村試一試。
2018年4月,史松陽當選村書記。為尋找落后癥結,史松陽走遍家家戶戶、角角落落,召開了多次黨員群眾座談會。整頓隊伍、通街修路、治理環境、發展產業,成為黨員群眾最為關心的幾件事。
“俺雖是個老黨員,但作為書記還是個新兵。”很長一段時間,加強學習成為史松陽的日常。通過加強村兩委班子隊伍建設,落實“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制度等,村黨組織隊伍面貌悄然變化,許多年輕人主動參與村里工作。短短兩年間,村里先后有23名青年遞交入黨申請書,培養入黨積極分子4名、預備黨員1名。
為了凝聚干群力量,史松陽利用16萬建設資金,在村里建設了24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搭建起鄉村大舞臺。文化廣場不僅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成為村里重要的“信息中轉站”。
“以前很難把群眾聚起來,很多需要群眾配合的工作難以開展。有了文化廣場這個陣地,村里各項工作變得容易了。”史松陽說,今年全縣信用村創建需要統計村民基本信息,全村480多戶、近2500人的信息,在廣場上只用了5個晚上就搞定了。
鄉風文明有聲有色,產業發展也風生水起。史松陽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種植辣椒160余畝、花生200多畝,帶動村里13戶貧困戶就近就業。今年,山魏村擴大種植高油酸花生1100多畝,計劃種植強筋小麥2500畝,形成了產業亮點。
“現在路通了,廣場也建了,老百姓別提多高興了!”傍晚時分,在燈火通明的文化廣場,村民董國義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