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正是瓜果飄香之際,江西省修水縣杭口鎮茅坪村的洋沃度假小鎮火龍果基地里,一個個火龍果掛滿枝頭。
近年來,茅坪村堅持黨建引領,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等方式,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先鋒示范 、能人帶頭”的增收致富之路,讓黨旗“飄”在產業上,支部“創”在產業中,群眾“富”在產業里。
黨建引領
讓黨旗“飄”在產業上
茅坪村是修水縣委組織部掛點幫扶村,為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助推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駐村第一書記魏嬋與村兩委干部一道,通過“黨建+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讓黨旗“飄”在產業上。
杭口鎮“兩新”組織第一聯合黨支部以洋沃度假小鎮火龍果基地為依托,成立“修水縣洋沃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除種植熱帶水果火龍果、無花果外,還有本地水果柑桔、獼猴桃、早熟梨、黃桃等,總面積達到240余畝,讓20戶貧困戶直接受益。十組貧困戶王金華在合作社除草、施肥、剪枝等,去年務工收入3萬多元,今年上半年達到2萬元。他說:“在家門口每年能夠掙到這么多錢,我感到心滿意足。”
第一聯合黨支部還立足自身實際,發展洋沃旅游產業,投資2000萬元分兩期建設洋沃度假小鎮,打造成集兒童游樂、鄉村休閑、登山體驗、生態度假、餐飲娛樂、親子教育于一體的鄉村旅游點。第一期投資1200萬元,已基本建成;第二期投資800萬元正在緊張建設過程中,主要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千年古榨”文化主題,打造特色鄉村旅游,發展兒童戶外拓展、兒童水上樂園、七彩滑草等鄉村旅游項目。村兩委以資產和項目資金入股,與洋沃小鎮簽訂協議,占股20%,有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整個洋沃度假小鎮預計今年底將建成對外營業?;貓猿謨炏劝才咆毨羯蠉彛山鉀Q近20名貧困勞動力就業。
先鋒示范
支部“創”在產業中
走進茅坪村東北部的塘源自然村,20余畝的水產養殖基地碧波蕩漾,魚兒歡躍。塘源水產養殖基地地處省道茅界線旁邊,因這個村莊山塘比較多而得名。
基地以茅坪村黨支部為引領,先后爭取項目資金130余萬元,共流轉土地35余畝,建成20余畝的水產養殖水面,完成道路白改黑、綠化提升、水圳維修等工程,對塘源原有的3個魚塘進行規劃改造,新修建7個魚塘,另建一個景觀塘,通過水產養殖、休閑垂釣等項目發展村集體經濟,集休閑、垂釣、養殖為一體,帶領群眾致富。
項目2017年開工建設,2018年底完工,2019年初運營,2019年底帶來第一批收益,不僅每年可為村級集體增加近5萬元收入,而且還可有效帶動貧困戶及周邊群眾增收。貧困戶鄭文全被聘請為基地生態管護員,負責割草喂魚以及周邊環境管理,每月工資1000元。他高興地說:“村兩委班子相信我,把這么大一個水塘讓我管理,我會盡心盡職,全力做好管護。”
能人帶頭
群眾“富”在產業里
杭口鎮“兩新”組織第一聯合黨支部書記范天洋早年在外創業,2016年開始回家發展,他所創辦的洋沃度假小鎮先后納入貧困戶20余戶。在第二期建設過程中,基地為五組貧困戶彭祥和、十二組貧困戶陳完花、十三組貧困戶涂來金和十七組貧困戶江禮兵分別貸款擔保5萬元入股經營,帶動他們脫貧增收。
茅坪村現有油茶基地140余畝,其中有村兩委領辦的壇灣油茶產業合作社,由村民寧躍華、曾祥芳領辦的寧氏油茶產業合作社,兩個合作社分別納入貧困戶6戶。貧困戶江雪生、周寶生等5人通過在基地投資、投勞和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參與經營,確保穩定增收。
“近年來,我村堅持圍繞黨建抓產業,抓好產業促黨建的發展思路,通過黨建引領、先鋒示范 、能人帶頭,有效促進了產業發展,提高了脫貧成效,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駐村第一書記魏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