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市是遼寧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全市還有未脫貧人口7088人,占全省的一半。該市著力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優勢,確保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為抓好鄉鎮黨委書記隊伍建設,朝陽市多措并舉動態實施專項考核,對不適應的堅決調整,對沒有合適人選的全市統籌,對完成脫貧攻堅難度大的鄉鎮,在市直部門選派年輕副處級干部擔任。今年以來,調整鄉鎮班子成員69個,調整鄉鎮黨委書記16人。同時,注重選拔能帶領脫貧、帶動致富的村書記,去年調整年齡偏大、不適應脫貧攻堅工作的村書記190人,實現所有村書記年齡60歲以下。現在,“能人型”村書記達到80%,村書記、主任全部實現“一肩挑”。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朝陽市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將140個村列入整頓范圍,集中整治村書記不勝任、扶貧產業薄弱、集體經濟不強等問題;推行“黨支部+經濟實體+貧困戶”模式,鼓勵村黨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產業園、扶貧農場等,累計吸納萬余貧困戶進入產業鏈;通過發展產業、盤活資產、開發資源等形式,實現村強民富。目前,收入超5萬元的村占84.4%,年底前要實現所有村收入達到5萬元,收入超10萬元的村達到40%。
推動黨員干部下沉一線會戰脫貧攻堅,也是該市的一大特色。一是百家部門包鄉。組織118個部門與脫貧任務重的5個縣、118個鄉鎮進行“點對點”包扶,并向每個鄉鎮選派1名黨委副書記,專抓脫貧攻堅任務落實,重點幫助發展主導產業、建設扶貧基地。二是千名干部駐村。發揮740支駐村工作隊和1811名第一書記作用,今年將推動落實鄉村發展項目2000個以上。三是萬名黨員聯戶。市縣鄉5萬名黨員干部與8.5萬貧困戶結對幫扶,確保脫貧路上不掉一戶、不落一人。
為破解“干好干壞一個樣”難題,該市持續推行提拔一批、表彰一批、約談一批、調整一批、查處一批獎懲機制。今年出臺了31條具體措施,進一步樹立以脫貧論英雄、憑實績論獎懲的鮮明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