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錦州市堅持悉心選派、匠心管育、精心考評,著力打造一支“蹲得牢、駐得實、干得好”選派干部鐵軍,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硬核力量。
“訂單式”點將,選派“能干事”隊伍。按照保持選派干部隊伍相對穩定的原則,堅持“因村擇人”“因事擇人”,大力選優配強選派力量。市委組織部結合年度考核結果,列出5種情形77人調整名單,其中不勝任不盡職不合格12人、年齡55周歲以上11人、派出單位工作需要9人、因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履職18人、家庭有特殊困難27人。堅持“凡提拔必下、凡新進必下、凡后備必下”的選派干部準入條件,根據崗位需求清單,采取“個人自薦+單位推薦+組織考核”方式,選派77名“獅子型”“黃牛型”干部,平均年齡37.6歲,極大地提升了選派人選與鄉村情況“匹配度”,確保選派干部質量更高、隊伍結構更優。
“立體式”管理,營造“爭事干”氛圍。創新“12+X”動態管理,明確考勤請假、目標承諾、召回調整等12項制度,依托“黨建云學院”,每周隨機“線上點調”30名選派干部,及時掌握駐鄉村工作情況,發現1次不在崗的進行提醒談話、2次通報批評、3次召回調整。綜合年度考核結果、征求派出單位意見、隨訪服務對象反饋等情況,實行多維立體考評機制。堅持“業績選人”的鮮明用人導向,近年來先后提拔重用74名表現突出的選派干部,其中10名被提拔到縣級崗位、8名被提拔為鄉鎮黨政正職。創新開展新提拔選派干部延伸考核到鄉村,2020年3名選派干部提拔到副縣級領導崗位,在干部公示中亮明選派身份,樹立看實干、重實績的鮮明導向。
“組合式”培養,練就“干成事”本領。大力實施項目協調、責任傳導、資源共享、定期拉練等6項工程,舉辦5期選派到鄉村工作干部培訓班,組織編印《第一書記風采錄》2000冊,選樹先進典型40個,營造“比學趕超”干事創業氛圍;依托“黨建云學院”開設“第一書記直播間”,創新實施經驗“云”推廣、項目“云”招商、產品“云”銷售,拓寬干部干事新平臺。2018年以來,全市1812名選派干部累計指導組建合作社554個、引進發展項目343個、爭取資金2.33億元。特別是在疫情防控中,銷售滯銷農副產品2.5萬噸、價值1264萬元,推進198家鄉村企業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