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書記,我們到啦……”王思凝趕忙從大棚里鉆出來,跑上前去迎接當天第一個旅行團的到來。大年初四早上8點半,遼寧省營口市老邊區路南鎮后塘村糖糖蔬菜基地門前,10多輛小汽車排起了長隊,60多名游客專程趕來采摘鷹爪柿子。
糖糖蔬菜基地是后塘村的集體項目,5個大棚占地10畝,主要品種是鷹爪柿子,這也是駐村第一書記王思凝主抓的產業。這個春節,王思凝選擇留在村里,是想幫助村民“賺一筆”。
王思凝(左二)向游客介紹鷹爪柿子
“柿子為啥叫這個名字啊?”王思凝順手摘下一個柿子對游客解釋說,因其皮實堅硬,形狀像鳥類的爪子,顧得名鷹爪番茄或鷹爪柿子。由于它對種植條件要求極高,只有在北方的鹽堿地里種植才能保證口感。
潘家凱是旅行團的帶隊,不到半小時已經摘了3斤柿子。他笑著說,往年春節出省出市游客較多,今年很多市民選擇居家過年,他無意中看到了鷹爪柿子視頻,就主動跟王思凝聯系。潘家凱得意地說,“我把柿子的照片和視頻往微信群里一發,很多游客報名要來采摘。”
“姥姥,這個柿子又大又紅,快點過來摘。”4歲的小朋友明明是跟著姥姥、姥爺來的。明明的姥爺告訴記者,“頭一回見到王思凝,是她到市里買自來水管道配件,正好來到我們的店里,小姑娘說她在村里工作,幫助村民種大棚柿子,發展集體經濟,一來二去我們就熟了,后來加了微信,這不今天帶著小外甥來玩了。”老人對王思凝連聲稱贊。
對王思凝連聲稱贊的還有村書記、主任史強遠,“后塘村全村動遷,大多數村民外出打工。2019年4月,王思凝到村后千方百計尋找發展項目,多次帶我們赴盤錦鷹爪柿子基地考察學習,在鄰村租了10畝地建設大棚,是她負責上報項目、申請資金,才有了現在的基地。別看她年紀輕,但干啥像啥,因為賣柿子她成了全區的網紅。”
線下游客不斷,線上訂單也是一單接一單。在采摘園,一個游客正舉著手機直播,向網友介紹鷹爪柿子。王思凝說,現在老邊區正在大力發展網紅經濟,把流量變成發展“增量”,通過現場采摘和網絡帶貨雙重銷售渠道,村民再也不愁銷路了。如今村里的鷹爪柿子火了,村民底氣也更足了。
在采摘園出口,村民付強按照訂單,正一箱一箱打包。付強患有疾病不能從事強體力勞動,村里聘請他在基地干些輕松的活。“今天有多少訂單要發走?”“上午旅行團訂單有200斤,直播帶貨訂單有40多件。”“一起忙吧,別耽誤了顧客。”說完,王思凝和付強一起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