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碩果飄香,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格林灘一派繁忙景象。阿拉善左旗黨建引領扶貧產業示范園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總工程已經完成60%,預計10月底竣工。”阿拉善左旗黨建引領扶貧產業示范園建設項目現場總負責人李志峰介紹道。
阿拉善左旗黨建引領扶貧產業示范園建設項目概算投資9000多萬元,占地26.4萬平方米,規劃建設養殖生產區、科研試驗區和休閑觀光區,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養殖肉牛5000頭、出欄3000頭的規模。項目投運后,按每年不低于入股資金8%的比例,對軟弱渙散嘎查村黨組織和集體經濟薄弱嘎查村進行扶貧資產收益分配,嘎查村可將所得資產收益進行二次分配,用于防止返貧致貧、設立扶貧公益崗、獎勵補助和發展村級公益事業,形成“嘎查村黨組織+產業園項目+貧困戶”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新模式。
“阿拉善左旗黨建引領扶貧產業示范園建設項目意在把整頓軟弱渙散嘎查村黨組織與嘎查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著力解決部分嘎查村因‘先天不足’造成的集體經濟薄弱和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阿拉善左旗組織部門負責人介紹說。
今年以來,阿拉善左旗聚合服務基層“驅動力”、干事創業“向心力”、黨員干部“執行力”、基層組織“組織力”、黨群干群“凝聚力”、黨建品牌“影響力”,推動黨的政治引領更加突出,領導作用更加堅強。大力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申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項目資金1375萬元,用于嘎查村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
深化拓展富民黨建“三鏈”工程,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的聚合、引領及支撐作用,推進“黨支部+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農牧民實訓基地”模式,在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35個,聚集黨員400余人,對貧困戶進行技能培訓,并引導其加入合作社,實現脫貧致富。
今年53歲的王梅香是因病致貧戶,過去家里只有一點沙漠地,年收入僅兩三千元,老兩口為了生活只能外出打工。“如今可不一樣了,在羅書記的帶動下,我們發展沙漠旅游,把家改成民宿,可以增加收入,再開個小賣部還能掙錢,一年純收入幾萬元。”王梅香高興地說。
王梅香說的羅書記名叫羅剛,他是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希尼套海嘎查的黨支部書記。2011年,他籌資組建了阿拉善風行者越野基地,組織動員當地農牧民以入股分紅的形式購買沙灘車等發展沙漠旅游。“我們嘎查常住人口不到百人,有85套民宿,去年嘎查人均年純收入達2.1萬元。嘎查貧困戶在生態旅游的帶動下,也陸續脫貧。”羅剛說。
阿拉善左旗不斷增強基層領導班子戰斗力、凝聚力和號召力,扎實推進“最強黨支部”建設工作,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對照相關程序,對嘎查村黨組織、黨員中心戶和農牧民黨員開展“星級評定”工作,建立軟弱渙散和后進黨組織動態調整機制,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原則,實現基層黨組織創優達標。
組織實施“萬名黨員培優工程”,分期分批開展黨員集中輪訓,采取專題輔導、交流研討、知識競賽等方式,確保黨員集中輪訓每年不少于32學時。同時組織實施“十百千萬”整體培優工程,著力打造十支領軍人才團隊、建設百名科級干部隊伍、培養千名專技人才隊伍,開展萬名黨員先鋒引領行動,以本土人才培育為重點,加大柔性引才、鄉賢回歸和人才集聚力度。
積極搭建黨務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加強嘎查村、社區、“兩新”組織黨群服務站建設,年底前實現旗級、蘇木鎮(街道)、嘎查村(社區)三級黨群服務中心全覆蓋、全提升。
抓好自治區“北疆百年先鋒”、基層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等12個基層黨建項目,樹立黨建品牌意識,打造“駝鄉黨建微學習”“銀發軍團”“青春連心黨建”等品牌,不斷激發黨建工作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