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也沒想到,總書記能到我們這個地方來看一看?!碧崞鹨姷搅暯娇倳浀那榫埃?3歲的孫玉珍依舊難掩激動的心情。
6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考察。當時,孫玉珍正和其他村民一起,在觀光園的彩色稻田里插秧?!斑h遠看見總書記走過來,我們趕緊往田埂上走,去跟總書記問好,總書記就停下來親切地跟我們話家常。”
家里幾口人,生活怎么樣?打工一天多少錢?公交車通了沒有,廁所修好了沒有?……樁樁件件關乎民生,總書記問得非常細致。
“我們跟總書記說,現在生活越過越好,比以前強多了,收入越來越高了。”孫玉珍告訴記者,以前她和老伴兒種13畝地,一年也就收入1萬多元,日子過得緊緊巴巴。2012年,他們把土地流轉給“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后,每年的保底收入和入股分紅,再加上在觀光園里打工拿工資,收入是以前的3倍多?!皟蓚€兒子也在這里工作,去年大兒子在縣城里買了房,已經裝修好了?,F在家里啥都有了,摩托車、大電視,日子真比以前好多了?!?/p>
孫玉珍的經歷幾乎是“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里每一位入股農民的經歷。這片占地3600畝的鄉村生態觀光園,以地作布,用稻作畫,魚、蝦、蟹、鴨游弋其間,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現代農業和旅游業結合玩出了新花樣,把原來的“大白灘”鹽堿地改造成了“塞上江南、魚米之鄉”,還帶動了周邊農民增收致富。
“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負責人趙建文告訴記者,這兩年,通過開展農耕文化插秧節、攝影藝術大賽、農業嘉年華、農民豐收節、趣味運動會等休閑節慶活動,“稻漁空間”吸引了爆棚的客流,旺季時每天的旅游收入可以達到十多萬元。在這個示范園區,稻漁立體綜合種養、糧食倉儲及加工生產、生態休閑觀光、社會化綜合服務融為一體,“一產”提質、“二產”帶動、“三產”提效,不斷延長產業鏈條,提升了農業附加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讓趙建文印象深刻的是,總書記特別關心農民的收益。農民和合作社的利益聯結分配機制是怎樣的、農民土地入股后能有多少收益、把糧食存到“糧食銀行”能有什么好處,總書記問得特別仔細。聽到農民除了保底收益和二次分紅,糧食價格還能賣得更高,總書記微笑著點頭。
“總書記肯定了我們的理念和探索創新,勉勵我們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趙建文干勁更足了,他說,“一定得好好干,按照總書記所說的,我們要在現代農業上做更多探索,將更多的科技融入農業中,未來我們希望做到只需要在電腦上操作,就能實現農機全程自動作業。同時,更多地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幫助農民種出更多更好的原糧,打造寧夏大米的品牌優勢,搭建一個更廣闊的平臺,涵蓋精品民宿、手工制作、農家菜等,讓更多的農民能夠從二三產中得到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