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切實把黨建資源轉化為鄉村振興資源、把黨建活力轉化為鄉村振興動力、把黨建成效轉化為鄉村振興成果,繪就玉龍鄉村振興新畫卷。
抓產業促發展
共筑鄉村振興“蓄金池”
游客正在抓稻田魚。(玉龍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玉龍縣堅持“以黨建促產業”,推動基層黨組織與鄉村產業發展同頻共振、互融共促。
魚游稻田唱豐歌。水稻是玉龍縣塔城鄉堆滿村、隴巴村的主要農作物之一,但農戶“各自為戰”的小規模種植方式和零星出售,無法實現持續增收。對此,堆滿村、隴巴村黨總支立足傳統農業深入挖掘產業發展潛力,堅持黨建引領,以“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糧漁共作、強農富民”為目標,充分利用水田資源。兩個村黨總支牽頭整合了50畝水稻田投放了3100斤魚苗,探索“稻魚”綜合種養模式,為傳統農業提質增效夯實了基礎,實現了穩糧增魚、糧魚雙贏。
桑蠶織出致富繭。玉龍縣石頭鄉四華村依托區位優勢,持續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向上級爭取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100萬元,用于實施石頭鄉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新建智能蠶房8個,有了更好的養殖場所,蠶農年戶均增收4萬元以上,比傳統養殖提升了1倍,每年的租金也為四華村帶來7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益。邀請麗江文化旅游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設計“四華蘭花”“四華蠶絲被”標識,培育彰顯特色的“新名片”。當前,桑蠶產業已成為引領四華村發展的新興產業。
小種子變金產業。“比起傳統的種玉米,玉米制種不僅增加了收入,還不用擔心銷路,明年要擴大種植面積。”拿到制種款,玉米制種戶劉樹生高興地說。玉龍縣九河鄉南高寨村堅持黨建引領,致力做大做強玉米制種產業,通過引進滇玉種業有限公司、云南大天種業有限公司,村干部帶頭到土地集中的龍應、中和等村租賃400余畝地開展玉米制種,目前,全鄉玉米制種面積2000余畝,實現玉米制種“分散化”向“規模化”的轉變,畝產值由3000余元上升到5000余元,“小小種子”成為助推南高寨村鄉村振興的“黃金產業”。
抓人才提動能
壯大鄉村振興“生力軍”
九香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梅蘭菜醬腌菜車間。(玉龍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玉龍縣持續加強鄉村人才振興隊伍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人才支撐。
“頭雁”領航助振興?!叭柧€椒開始發苗了,有需要種植的可以來廠里領苗了,包收購”“蘿卜種植季開始了,有想法的種植戶可以跟公司簽收種植合同了”……每年開春,玉龍縣九河鄉婦女創業帶頭人、九香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姚艷香的朋友圈開始發領苗信息。姚艷香帶領基地農戶種植梅蘭菜、小山蒜、辣椒、青菜、蘿卜等特色經濟作物,自2014年公司成立以來,先后帶動800余戶種植戶,其中建檔立卡戶約125戶,戶均每年增收4000余元。同時,將收購的梅蘭菜等作物做成梅蘭菜、青刺尖等醬腌菜,走進麗江各大超市,還遠銷貴州、四川等地。
“歸雁”返鄉促振興。不少鄉村存在培養、引進、留住人才難,本土人才不愿回、外地人才不愿來、現有人才不愿留的現象,玉龍縣太安鄉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基層黨小組為單位,通過摸排走訪,全面了解畢業生思想狀況,介紹鄉村發展的新形勢,幫助畢業生樹立新的觀念,建立起現代社會需要的良好的職業觀、就業觀和擇業觀,倡導畢業生把個人的理想和期望與社會需求相融合,鄉村大有可為,回鄉也可有大發展。
“土雁”培育活振興。從“成事在天、靠天吃飯”到“謀事在人、知天而作”,“土生土長”的本土人才成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定盤星”。玉龍縣拉市鎮強化本地人才培養,結合鎮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開設旅游、栽培、種植養殖等相關課程,通過創新分眾化、多元化的培訓教育模式不斷提升經營管理人員的日常培養,讓本土人才在“家門口”成長成熟,為產業發展問題“把脈問診”。
抓制度賦動能
筑牢鄉村振興“橋頭堡”
游客在寶山鄉吾木村體驗扎染后晾掛的成品。(寶山鄉政府供圖)
玉龍縣加強制度建設,靶向發力,攻堅突破,釋放改革動能,賦能鄉村振興新動力。
玉龍縣寶山鄉吾木村積極探索“黨建+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模式。深入挖掘吾木金沙江巖畫、培德橋等歷史遺跡,充分利用古糧倉群、地樓建筑群以及“兩戶同墻、滴水穿堂”等特色建筑,積極傳承竹編紡織、民間器樂加工、民間醫藥剪紙、扎染等傳統手工技藝,逐步打造游客覓古探險、走村賞俗的好景觀,吸引更多的游客徒步、打卡、觀光。
玉龍縣鳴音鎮洪門村以傳統的農業生產為主,產業結構陳舊單一,缺乏支柱產業。洪門村黨總支結合洪門村金沙江干熱河谷氣候特點,從2012年開始,探索油橄欖產業發展,與麗江田園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取“黨總支+公司+合作社+基地+黨員+農戶”的經營發展模式。合作中,切實做到企業集中經營與農戶分散經營相結合、企業技術優勢與村民人力優勢相結合、企業資金優勢與農戶土地優勢相結合,充分調動農戶的種植積極性,發展壯大油橄欖種植產業。當前洪門村已種植及鞏固油橄欖5986畝,戶均達到25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