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村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西北部,被黔中水利樞紐和懶龍河水庫緊緊環抱,是一個三面環水的美麗半島。半島絕壁上的窗子洞曾是土匪安克庚的老巢,1950年,解放軍以犧牲7人、負傷100多人為代價,徹底消滅了龜縮在窗子洞里的土匪,結束了當地百姓長期遭受剝削欺凌的歷史。
2022年,黔中村被列為第二批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如何用好紅色資源推進鄉村振興,成為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我們把賡續血脈作為精神之源,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改善,整合項目資金近3000萬元,圍繞“一線一陵一館一洞一寨一基地”進行規劃建設,即形成紅色游覽環線、修繕龍橋烈士陵園、改擴建剿匪勝利紀念館、恢復安家窗子洞剿匪作戰舊址風貌及復原跑馬道、打造紅色文化主體村寨和國防教育拓展基地,讓村莊煥然一新。同時,收集整理了《窗子洞的傳說》《記憶中的窗子洞》《申開榮:紅色血脈代代傳》等8篇紅色故事,編排了《話說黔中》花燈小戲、《黔中情》快板書、《大美牛場》歌曲,做到有史可講、有物可看。
產業是富民之源。2017年,村“兩委”引進貴州一家中藥材公司,種了500畝矮稈銀杏,但由于公司管理不善,產業一直不見成效,幾年下來還拖欠了村民土地流轉費。我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成為試點村后,黔中村的銀杏產業也迎來了轉折點。
大伙總結梳理后一致認為必須盤活既有的銀杏產業,原管理公司以該產業現有資產抵扣土地流轉費的方式退出,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接手。接手后,村里組建產業突擊隊,多渠道尋求合作伙伴,最終與貴州一家中藥材公司達成長期收購合作協議。在該公司的技術支持下,2022年,村里采收銀杏葉50多萬斤,產業初現生機。
銀杏基地的盤活,讓群眾看到了希望,堅定了發展產業的信心。2023年,隨著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的深入推進,村黨支部積極作為,與貴州一家商貿公司達成合作框架,將銀杏種植規模從500畝擴大到1000畝。此外,還積極爭取項目資金40萬元,增設基地灌溉系統,解決長期以來的缺水問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村合作社采收銀杏葉70噸,實現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5萬元,帶動就近務工4000多人次。眼下正值銀杏葉采收,產量比去年要翻一番多,采摘葉子的村民每天都有100多人,每天每人能賺200元工錢。
革命先輩在黔中村留下了奮勇前行的熊熊火炬,今天我們接過火炬,帶領村民講好黔中紅色故事,走上以“紅”為底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牛場鄉黔中村黨支部書記 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