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總結鄉村振興亮點經驗,助力鄉村振興人才培養,2月7日,鄉村干部報社與山東省壽光市委組織部達成合作意向,并與濰坊農村干部教育實踐中心舉行結對共建儀式。
本報總編輯翟慎良(右)與濰坊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宋正樹(左)為“基層黨建與鄉村治理研究院”揭牌。
濰坊市是全國農業產業化的發源地,壽光是全國設施蔬菜發源地、中國蔬菜之鄉。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當年全國“兩會”期間到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和視察山東時,兩次對“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給予肯定。近年來,牢記總書記囑托,濰坊市堅持黨建引領,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為全國其他省市農業現代化提供了實踐樣板。
結對共建活動儀式現場
濰坊農村干部教育實踐中心聚焦鄉村振興發展需要和基層干部崗位需求,搭建了9大類25項教學專題的課程體系,高標準選聘123名領導干部、78名專家學者、64名村(社區)書記等鄉土人才作為兼職教師,選定20多處黨性教育基地、48個鄉村振興示范村(社區)、35處農業龍頭企業作為中心現場教學點,實行“進門是課堂、出門是現場”的培訓。目前已為全國19個省區市舉辦各類培訓班826期,培訓學員15.6萬人次,讓濰坊鄉村振興的實踐經驗在全國各地落地開花。
壽光市蔬菜合作社聯合會會長、崔嶺西村書記崔玉祿(右)現場接受“村上良品助農服務中心”授牌。攝影 崔永明
雙方結對共建的內容十分豐富,干貨滿滿,很多都是圍繞鄉村干部普遍反映的痛點難點“靶向瞄準”“對癥下藥”。共建的主要內容包括:合作建設基層黨建與鄉村治理研究院,對鄉村振興中的難點問題聯合開展課題研究;聯合開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創新案例征集活動,適時舉辦優秀創新案例發布會,發現、總結、宣傳各地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依托濰坊農村干部教育實踐中心,聯合舉辦《鄉村干部報》新聞通訊員培訓班;緊扣當前鄉村振興中的新形勢新政策,舉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研討會,邀請全國各地的黨務組工干部和專家學者參加;聯合舉辦“鳶都鄉村振興大講堂”,邀請全國各地鄉村振興方面的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定期到濰坊農村干部教育實踐中心授課輔導;開展《鄉村干部報》“萬村同讀”活動;在濰坊市范圍內篩選確定10個村作為報社的新聞聯系點,及時捕捉、報道來自一線的帶著泥土味、青草香的鄉村振興故事。
結對共建活動現場,本報總編輯翟慎良與濰坊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宋正樹為“基層黨建與鄉村治理研究院”揭牌。壽光市蔬菜合作社聯合會會長、崔嶺西村黨支部書記崔玉祿還現場接受了“村上良品助農服務中心”授牌。
雙方還啟動了“鄉村振興菜鄉行”活動,到壽光市洛城街道屯田西村、蔬菜小鎮、稻田鎮崔嶺西村等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現場進行調研采訪。省、市組織部有關負責人及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等50余人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