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城鎮大吳村彭浦中心村新貌。 韓昌盛 供圖
安徽省泗縣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276名村(社區)后備干部去年底正式上崗。據介紹,該縣共有187個村(社區),實現了一村一社區至少一名后備干部的選人目標,一些脫貧任務較重的貧困村則安排了2至3名后備干部。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優化村級干部隊伍結構,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力,泗縣于去年11月啟動了村級后備干部選聘計劃。談及選聘的初衷,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治窮說,“我們在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中發現,村級班子‘人難選’‘選人難’的現象相對突出,原因主要出在后備干部的儲備上。”
為廣攬人才,該縣一方面依據大專以上學歷、年齡不超過35周歲的選聘標準進行摸排,全縣16個鄉鎮(開發區)共摸排出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員887名。另一方面多渠道開展宣傳,動員有志青年積極報名,僅泗縣先鋒網瀏覽量就突破1萬人次。最終,報名人數達到795人,其中本科學歷167人、大專學歷628人。崗位招錄比最高達到12.7:1。
該縣在開門選人的同時,更注重從嚴審核,細化村(社區)后備干部面試資格“負面清單”。經過組織、紀檢、公安、信訪等多部門的聯合審核,共排除不符合面試資格人員8人,其中學歷條件不夠4人,超齡1人,受過刑事處罰2人,失信1人。
此次招聘,從發布公告到新人入職,僅用時一個月,得益于該縣立足縣情,創新采取了縣鄉統籌招聘的方式。面試考官由縣級組織、紀檢、扶貧等部門和鄉鎮有關部門負責人共同組成,著重考查考生對脫貧攻堅政策掌握度等方面的情況。
后備干部入職后,是黨員的任村(社區)書記助理,非黨員的任村(社區)主任助理,起初工作不做具體分工,主要跟著村干部熟悉情況,協助處理相關事務。同時,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定期對他們進行集中培訓,并為每名后備干部配備一位幫扶導師,工作上指導,生活上關心。各鄉鎮還輪流抽調后備干部定期到有關部門掛職鍛煉,以提升綜合能力。
“為讓他們安心扎根農村,我們注重待遇保障,以村(社區)副職基本報酬為工資標準,并購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商業保險。”張治窮介紹,這批后備干部多數作為村副職培養,特別優秀的也可直接選拔為正職干部,“希望2至3年后,至少在10個村的正職干部中出現這批后備干部的身影。”
該縣規定,對后備干部實行“月積分排名”考核,連續3個月排名靠后的,進行約談提醒;若考核排名依然靠后,則解除聘用關系。此外,對出現脫崗、擅自離職或者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5日的,或一年內累計超過15日的;嚴重失職,不能完成扶貧工作任務并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等情形的,有關方面可解除聘用合同,建立健全退出機制。
相關新聞:他們為何將青春在鄉村“安放——泗縣村級后備干部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