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井岡山市通過念活加油、松綁、減負“六字決”,切實加大對脫貧攻堅幫扶干部的關心關愛力度,激勵干部沉下身子干事創業。
該市以思想教育為重點進行崗前培訓,給扶貧干部“加油”。通過學習井岡山精神,堅定扶貧干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念。采取多種形式的心理輔導,增強扶貧干部扎根農村、建功立業的信心。依托黨校、干部教育學院等平臺,組織扶貧干部學習扶貧政策、農村法律法規、村務管理和鄉情村情等方面的知識,提升扶貧干部的能力素養。重點開展黨的政策、基層黨建、產業發展、鄉村治理、井岡山精神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扶貧干部履職盡責能力。2015年以來,全市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240余場次,培訓人員1.2萬余人次。廈坪鎮廈坪村第一書記謝冰在參加實用技能培訓后,帶領幫助所在村黨組織搞起了菌類種植,使村集體增收5萬余元。
堅持嚴管厚愛并重,該市從源頭上加大人、財、物的投入,解決扶貧干部后顧之憂,為扶貧干部“松綁”。強化后勤保障,把脫貧攻堅幫扶工作經費列入市級財政預算,在確保選派干部工資、待遇、福利等與原單位一致的基礎上,為村提供1萬元的幫扶工作經費,統一在鄉村安排食宿,讓幫扶干部食有其所、住有其屋。強化人文關懷,組織部門每年開展1次談心談話活動,積極聽取扶貧干部對脫貧攻堅的意見建議,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鼓勵廣大干部積極主動、身先士卒、敢闖敢干。2015年以來,14名干部因身體原因或家庭困難被安排回機關工作,讓干部感受組織溫暖。同時,派出單位每年為扶貧干部進行1次體檢,關心扶貧干部的身心健康。強化用人導向,把用干部的思路主動對接到脫貧攻堅上來,堅持干部攻堅在一線、培育在一線、考察在一線、使用在一線,讓“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成為過往,為脫貧攻堅一線干部搭建發展平臺。2015年以來,先后有62名扶貧干部被提拔,200余名黨員干部受嘉獎表彰。
該市著力解決“文山會海”、過度“留痕”等問題,為扶貧干部“減負”。通過精簡會議,盡量開短會、開小會,保證扶貧干部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駐村幫扶。減少頻繁的填表報數、迎評迎檢,讓扶貧干部輕裝上陣,一心一意為脫貧找對策,為貧困戶找出路。同時,建立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擋事。2018年以來,該市扶貧干部把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扶貧工作的重點,創新發展方式,推動實現全市106個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均達5萬元以上,幫扶干部的群眾滿意度達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