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蜿蜒而陡峭的盤山公路繞行而上,便來到位于安徽省青陽縣陵陽鎮星橋村的白沙嶺。這是一片光榮的土地,1934年,中共皖南工委在這里成立,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為這里留下了寶貴的紅色遺產和精神財富。如今,這片山水正孕育、翻涌著新的發展故事,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
“寧坤山是陵陽鎮蘭溪張家塝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當時農民運動的主要負責人之一……”農家書屋里,頭發花白的大爺正在給孩子們講述革命先烈寧坤山的故事。在星橋村,這段紅色革命歷史以口口相傳的方式,在村里一輩輩流傳。可以說,村里老少都是聽著他的故事長大的,他的事跡讓我們懂得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
有了紅色文化作底蘊,在黨的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星橋村各項工作取得發展與突破。依托白沙嶺紅色革命遺址,星橋村深挖紅色文化資源,講好紅色革命故事,將紅色基因融入到各項工作中,打造“宜居星橋”黨建品牌,以黨建工作助力產業發展,帶動美麗鄉村建設,營造文明、和諧、互助的文明鄉風。
每年盛夏時節,星橋村300畝紫薇迎風綻放,成群結隊的游客來打卡、拍照。紫薇花海不僅為農戶帶來每畝土地年租金400元左右的收益,還帶動了周邊村莊閑置勞動力就業。
近年來,陵陽鎮和星橋村以紫薇產業景觀帶為軸心,布局構建點、線、面結合的生態旅游體系,結合白沙嶺中共皖南工委舊址紅色教育基地,打造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精品紅色旅游線路。與此同時,安徽福景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嘗試在紫薇花下套種黃精,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目前黃精長勢喜人,為星橋村產業振興注入了強大的新動能。
干凈的路面、明亮的路燈、整潔的農家小院……在星橋村紅星組、華陽組兩個美麗鄉村示范點,優美的環境讓老百姓的幸福感大大提升。喜歡跳廣場舞的村民們說,廣場不僅寬敞,還有健身器材可以健身,這在以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有村民對我說,子女接他進城,他住了兩天又回來了,覺得村里好。今年,許橋組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工作即將開始,村民充滿期待、積極配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既為我們指明了工作方向,也讓我深覺肩上的責任和擔子更重了。前兩天,我組織村“兩委”和福景生態農業公司的同志,一起認真學習二十大報告,商討接下來星橋村的工作重點和發展方向。今后,我們將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精神文明創建、環境綠化美化凈化等方面入手,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同步謀劃民宿等綠色產業發展,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進入新時代,白沙嶺下的星橋村產業興旺、鄉風文明,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安徽省青陽縣陵陽鎮星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施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