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全體村民“簽字畫押”、禁辦除婚喪嫁娶以外無事酒的“村規民約”,解決了村民因份子錢不堪重負的問題。目前,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11個鄉鎮102個村(社)都已經將遏制村民大操大辦納入“村規民約”。
“以每個農村家庭一年5000元的份子錢來算,將為全縣5萬多戶群眾節約2億多元的資金。”麻栗坡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周永剛說,“這不是小事,而是關乎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大事。”
2016年7月21日,本報一版刊登《云南文山天保村:“村規民約”勒住沉重的份子錢》,報道了2014年5月,麻栗坡縣天保村“兩委”擴大會議討論制定“村規民約”,剎住村民濫辦酒席的不良風氣,減輕了村民的負擔。
那么,5年來,天保村的“村規民約”還在執行嗎?哪些措施保障了“村規民約”的執行?
“一波三折?!碧毂4妩h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德明說,“在農村禁止村民濫辦酒席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
5年前,和不少村子的情況一樣,天保村村民也被各種名目的“辦酒風”所困擾,隨禮送的錢“少于100元拿不出手”。由于隨禮錢過高,一些家庭想更新家電和農機器具都沒錢。為了收回隨出去的禮金,村民們紛紛以紅白喜事、滿月、周歲、辦壽、建房、搬家,甚至50歲、40歲就辦壽宴等名目,來收回本錢。不少人“一年內,吃酒花了1.5萬元”,人緣好的,則成了“接單大戶”。比如村衛生員黎剛,由于工作原因認識他的人特別多,每年送給他的請柬有200多張,一年的吃酒錢要花兩萬多元。
貧困戶為了吃酒,要么“到處打零工掙吃酒錢”,要么“靠借債吃酒”,每次接到請柬都愁眉苦臉。
“在農村,臉面最重要。如果不送禮、不回禮,不僅得罪親友,還孤立自己。”天保村一位村民說。
聽著村民的抱怨,劉德明以為,村規民約定了,群眾會開了,村民簽字按手印同意了,禁止村民濫辦酒席就是“大勢所趨、眾望所歸,可以順理成章地推行了”。
但事實并非如此。一些農戶仍在“隱形”辦酒席:不發請柬,只打電話,或到農戶家中口頭通知;不在村里辦,到城里的酒店去辦。
為此,2016年10月26日,“村三委”會議決定:對違規的村民,由村委會收取3000元違約金,全部返回村小組作公益事業;公開所有村干部的手機號碼和村民監督委員會舉報電話,接受群眾舉報;認真落實紀檢監察走訪群眾制度,大力開展村干部走訪群眾工作,對村民暗辦酒席行為開展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
此后,天保村共查訪到32戶暗辦酒席的村民,共收取村民違約金9.6萬元,全部返回到各村小組用作公益事業。
“2018年以來,天保村再沒有一起違規操辦酒席的?!眲⒌旅髡f。
天保村的做法,引起了麻栗坡縣委、縣政府的重視??h委書記劉揚要求:“全縣各村(社)學習借鑒,以遏制村民大操大辦為突破口,推動全縣鄉風文明進程?!?/p>
隨后,麻栗坡縣紀委出臺了《關于利用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勤儉節約遏制農村大操大辦之風的指導意見》,提出全縣11個鄉鎮102個村(社)結合本村實際健全“村規民約”,逐步革除“難為情”的人情消費陋習,構建新的文明鄉風。周永剛強調:“一定要由村民充分醞釀后經村民大會集體討論通過,不千篇一律,不包辦代替”。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目前,全縣102個村(社)先后結合各村實際,把遏制村民大操大辦納入到“村規民約”內容中。
比如,董干鎮普弄村村委會的“村規民約”規定:壽宴要滿70歲以上,逢十辦宴;進新房、滿60歲可以請親戚朋友小聚吃飯,但不能超過40桌;升學、參軍、小孩滿月、周歲、60歲以下一律禁止辦宴。違反者將被取消部分惠農政策。
但也有人心存僥幸,認為“村規民約”只是做做樣子。
鐵廠鄉坪子村的張呂(化名),為了收回2016年送出去的1萬多元人情款,2017年5月,為自己操辦50歲壽宴。坪子村立即召開了村“兩委”會議,根據“村規民約”,將其從低保戶中剔除。
如今,在村里開了小賣部的小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排兵說,以前,他每年的收入還不夠隨禮,“現在吃酒少了,家里有了積蓄,我才能開這個小賣部,一年有5000多元的收入”。
在小寨村黨總支部書記蒙世珍看來,“村規民約”的效果顯著。
“我們村庫區搬遷的村民有100多戶,如果像以前家家戶戶賀新房的話,怎么脫貧致富。”他說。
劉德明算過,天保村用5年時間控制住了亂辦“無事酒”歪風,現在每年全村辦酒席的場次減少了85%,每年隨禮只要1000至3000元就夠了。
“十里八鄉的人多半都熟識,誰家遇到點事情,大家都會來幫忙?,F在,鄉里鄉親禮尚往來的人情又回歸了?!眲⒌旅髡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