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省(區、市)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海南省委、省政府相關負責人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介紹有關情況。
海南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1988年4月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海南從一個較為封閉落后的邊陲海島發展成為中國最開放、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海南有兩大傳統產業:一是旅游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是全域旅游。二是熱帶農業,產業調整的方向是一二三產融合,重點是和農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三棵樹”,即椰子樹、橡膠樹、檳榔樹,以及海南特有的冬季瓜菜。
海南建省初期,貧困人口比重大,85%的商品依靠內地調進。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當中第一個一百年的目標,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第一個階段的目標。如今,海南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87年分別增長32.8倍、26.9倍;海南四季瓜果飄香,成為全國人民的“菜籃子”“果盤子”,全國約70%的農作物良種都選在海南繁育;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2.3%的低位,海南實現了從絕對貧困到決勝全面小康的歷史巨變。
據介紹,目前,海南還有4.5萬貧困人口、3個國家級貧困縣。海南省貧困人口和貧困市縣預計今年將全部脫貧摘帽,徹底告別千百年來海南人民的絕對貧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