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帷幕,過去一年,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情牽民生、匯聚民意、凝聚力量,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的履職答卷,展現了新時代代表委員的絢麗風采。今天,專題整合報道《代表委員之聲》推出第三期。
嚴琦:鄉村振興,民營企業大有可為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剛剛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從“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三個方面,指明了做好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方向。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工商聯餐飲商會會長、陶然居集團董事長嚴琦敏銳地意識到,鄉村振興,民營企業大有可為。
嚴琦告訴記者,今年全國兩會前,她認真調研,特別準備了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提案。
“無論是助力脫貧攻堅,還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都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民營企業義不容辭?!钡珖犁蔡寡?,在調研中發現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和“萬企興萬村”行動,還有一些瓶頸問題亟待解決。例如在相關政策供給上有“空白”,要素保障上存“欠缺”,特別是發展人才上還存在明顯“短板”。
“發展產業需要的技能工人,需要企業專門培訓。但經過培訓一旦有了技能,許多人卻‘不辭而別’,很難扎根?!眹犁f。
為此,嚴琦建議,要盡快完善制度設計,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特別是抓緊出臺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政策措施。同時,鼓勵民營企業開展農村技能培訓工作,允許企業將吸納農村就業人口數納入公司殘疾人就業以及裁員率進行沖抵,對吸納就業人數達到一定數量的要及時給予社保優惠和失業保險返還。
嚴琦還特別建議支持餐飲龍頭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她說,餐飲企業是農產品的消費終端,需要給予大力支持,發揮好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來源:魯網)
李云才:為“農”發聲 緣于深植田野的愛
多年來,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唐家坊鎮小鄉村已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巡視員李云才考察調研的“觀察田”之一,許多意見建議都從鄉村中來。深耕田野的愛,使他成為一位“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委員,始終為“農”發聲。
“守住農業基本盤”。面對去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李云才認為,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發展。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李云才提出了打破種業壟斷,建立種子資源庫的建議。他欣喜地看到,剛剛發布的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打好種業翻身仗。自己的呼聲在中央文件中得到體現,李云才倍感振奮。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如何深度銜接,多年來,李云才扎實調研,小切口進入,反映大問題,形成多個專題研究報告和建議,如《建立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深度銜接機制》《及時與鄉村振興相銜接實施兜底扶貧》《千億產業的生態經濟觀》等獲得廣泛關注。特別是2019年全國兩會上,李云才與其他3位委員的提案合并為《關于為基層干部“減負減壓”的提案》,獲評全國政協優秀提案,成為督辦落實的重點。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通知,明確2019年為“基層減負年”。
2021年,我國即將翻開鄉村振興的新篇章,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李云才表示,將圍繞促進鄉村振興協調發展、發揮農業“獨門絕技”優勢、打好湖南種業翻身仗等方面建言。(來源:湖南日報·華聲在線)
馬全林:優化義務植樹活動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去年全國兩會,我向大會提交了15份提案,全部立案并收到答復?!比珖f委員、甘肅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長馬全林去年提案的關注點始終沒有離開生態治理。
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他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撰寫了關于完善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源區生態補償的提案。馬全林委員說,國家有關部委已明確答復將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公益林、草原和濕地補償機制,在黃河流域開展橫向生態補償建設試點。
馬全林委員多年從事治沙、生態治理工作,在今年的提案中,他將進一步聚焦我省生態保護,其中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是他關注的重點。為了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義務植樹活動開展形式,他先后深入蘭州、武威等地調研“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并撰寫了關于優化提升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提案。
馬全林委員說,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需要積極求變、優化提升,進一步豐富義務植樹的內涵和形式,開展科學造林,提高造林質量,以此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來源:新甘肅·甘肅日報)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