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科左后旗注重整合培訓資源,統籌“陣地課堂”“示范課堂”“定制課堂”和“云端課堂”四大教育平臺,進一步強化駐村干部思想認識,提升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讓駐村干部精神飽滿投身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做最堅硬、最牢固的“接頭”,將一張藍圖繪到底。
“陣地課堂”筑牢思想之基。把黨校作為扶貧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所有涉及扶貧領域的培訓課程,均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論述作為科級以上干部、各類扶貧干部首修課、必修課,擇優5名黨校教師精研。對于《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習近平總書記連續6年7次在跨省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和中央精準扶貧政策、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脫貧攻堅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重點內容做到逢班必講、逢課必授,確保入腦入心、學懂弄通,旗委組織部、旗扶貧辦牽頭,聯合旗委黨校和各行業部門,15個蘇木鎮專項推進,根據全旗脫貧攻堅行動的總體態勢和需要,現已有計劃、有重點地針對旗、鎮、村三級五類扶貧干部開展培訓230余場次,培訓干部2萬余人次。
“示范課堂”增強實踐能力。著力打造駐村干部能力拓展提升培訓班、扶貧行業部門干部能力拓展提升培訓班、駐村干部業務能力鞏固提升培訓班等精品班次,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邀請5名中央、自治區、通遼市扶貧專家和20余名旗內行業部門扶貧專家、高校教授及優秀扶貧干部作為授課人員,圍繞中央、自治區、市、旗四級關于脫貧攻堅的部署要求、政策法規、貧困戶檔案管理、項目建設、基層黨建、集體經濟、鄉村振興、群眾工作等不同內容分別制作準備了脫貧攻堅——疫情后的新征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加醫保扶貧相關政策、脫貧攻堅危房改造相關政策、玉米無膜淺埋滴灌種植技術、大力發展肉牛模式化養殖、生態建設與精準扶貧、電商扶貧等20余個精品教學課程,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講授。同時,旗委組織部牽頭組織五類扶貧干部分別赴河北魏縣、四川成都、北京懷柔、浙江嘉興等地交流學習,汲取外地優秀扶貧經驗。
“定制課堂”補齊工作短板。按照“脫貧攻堅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干部缺什么就補什么”原則,緊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心任務和本地發展實際,突出工作需求和個人需求,加強訓前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等方式,廣泛征求全旗全旗600多名嘎查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員、扶貧工作組成員和790個黨支部的意見建議,摸清參訓學員需求。為不同層次、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扶貧干部針對性地設計培訓專題和課程。將人社、農牧、林業、水務、衛生、工會、婦聯等單位的各類涉農產業、勞務、科技培訓項目進行了統一整合,均衡安排培訓指標,結合發展實際開展了技術培訓70余場次,確保廣大干部精準、科學、有效地貫徹落實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切實增強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的精準度和實效性。
“云端課堂”提升學習實效。利用262個黨員干部講習所、農牧民夜校和網絡、電視、微信平臺等方式組織扶貧干部開展自學、互學、交流學。疫情期間,每周一、二、四晚利用“云視訊”平臺開設科左后旗駐村干部“云夜?!保瑢︸v村干部進行線上集中學習培訓,“云夜?!敝v師團由旗農牧、旗住建等30多個行業部門組建,旗扶貧辦負責提前對培訓內容進行聯審,確保培訓內容真實、嚴謹、科學。除了課程講授,“云夜?!边€有互動教學、案例教學、點單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學習內容通過錄制視頻、刻錄光盤等形式制作成教學視頻,經微信群或微信公眾號進行二次推送,從而進一步鞏固學習成果,切實將扶貧干部教育培訓覆蓋至脫貧攻堅的“神經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