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壽光市把人才振興擺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激勵引導優秀人才向基層一線匯聚,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人才+產業”,驅動產才融合。先后與中國農科院等53家省級以上科研院所建立深度產學研合作,推動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等12家“國字號”平臺落地,吸引600余名高層次人才與企業進行項目技術對接,推薦申報入選農業領域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人選34人。目前,全市自主培育蔬菜新品種140個,年繁育種苗17億株,有力破解“洋種子”市場壟斷局面。
“平臺+培訓”,育強本土人才。整合全市農業教學資源,實施“十百千萬”蔬菜標準化大培訓,探索“企業訂單、機構列單、群眾選單、政府買單”的培訓模式,依托山東(壽光)農村干部學院、農民夜校等平臺,自主培育各級鄉村之星81人、農村電商人才1000余人。建立128名農技專家組成的“農業人才師資庫”,實行“導師幫帶制”,培育農技推廣人才332人。推動建設省鄉村振興示范站25處,提升致富技能。
“政策+服務”,優化人才生態。出臺《關于支持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打造國際蔬菜種業人才聚集區的七條措施》等專項人才政策17個,釋放人才活力。深化提升鄉村人才培養、引進、管理、使用、流動、激勵等制度改革,探索“縣招鎮用”“學費代償”“直評直聘”等模式,吸引2708名鎮村衛生專業人才、6700名中小學教師人才扎根一線,712名獲評專業技術人才職稱。暢通高層次人次綠色通道,落實基層人才安居工程等政策,最高300萬元住房補貼、18萬元生活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