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廣東省潮州市聚焦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選定100個村(社區)“書記項目”為抓手,示范帶動全市新一屆村社“兩委”為群眾辦實事。
“抓住村級換屆后的窗口期、提升期,潮州市各級組織部門全覆蓋輪訓5485名村(社區)‘兩委’干部,強化其‘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政治立場,明確民生實事‘干什么、怎么干、誰來干’的思路方法。”潮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魏界亮說。
活動開展以來,全市1019個村(社區)“兩委”成員,深入困難群體、信訪戶、鄉賢代表、返鄉創業人員、農民代表等5類群體開展民情走訪,動態梳理熱點民生訴求2072個。在此基礎上,市委組織部聚焦群眾最為關注的飲水、交通、衛生等問題,篩選出100件示范效應強的實事作為“書記項目”,落實村級黨組織書記領辦攻堅。如楓溪區山邊村供水管網多處老化,嚴重影響水質,新任黨支部書記帶領“兩委”成員迅速搶修漏水點30多處。湘橋區云梯村橄欖下片空地長期堆放垃圾雜物,影響村民出行和村容景觀,該村將整治工作列為“書記項目”,將其打造成公共服務角,把群眾的煩心事變成舒心事。
為確保“書記項目”高質量落實落地,市級財政配套400萬元黨建工作經費,區分不同類型,分別按3-5萬元進行補助,撬動相關縣區配套項目經費投入,并將項目實施情況納入鎮街黨建指標“雙月通報”內容,采用“四不兩直”形式,隨機調研項目推進情況。各級組織部門選派40多名業務骨干下沉一線,指導村(社區)黨組織用好項目補助經費和每村6萬元的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確保錢用在刀刃上。饒平縣荊山村黨組織利用“書記項目”經費,籌集10多萬元新建蓄水池,一舉解決了全村1400多名村民因旱情造成的飲水難題;潮安區峙溪村利用“書記項目”經費,將2條機耕路硬化納入整改計劃。
“我們以‘書記項目’為示范,立足群眾關切的‘小切口’問題,不斷擴大‘辦實事’覆蓋面,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魏界亮介紹說,村社換屆以來,辦理民生實事超3000件,解決群眾反映問題1900多個,提升了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