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根本要求,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經之路。今年以來,廣西欽州浦北縣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突出問題,創新發展模式,穩步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總量擴大、質量提升、實力增強。截至10月8日,該縣集體經濟總收入達5萬元以上的村(社區)274個,完成率達100%。
圖為浦北縣興勝火龍果基地
打造項目“孵化器”,推動總量擴大。針對村級集體經濟基礎薄弱、總量偏小等問題,該縣注重在項目發展上下功夫,通過精細摸排、精細儲備、精準抱團等方式,推動村集體經濟總量不斷擴大。項目精細摸排。圍繞上一年度項目推進、項目模式、項目收益等情況,對全縣274個村(社區)進行逐一過篩、分析研判并劃分為三種類型,其中穩定達標型166個、努力達標型84個、難以達標型24個。項目精心儲備。按照村級組織申報、鄉鎮初審推薦、縣級評審入庫的程序,精心儲備33個發展前景好、輻射帶動強的產業項目,為實施鄉村振興提供保障。項目精準抱團。采取上級資金扶持一點、本級資金拿出一點、歷年收益貢獻一點方式,整合資金7894萬元,實施村級集體經濟項目62個,其中24個中央和自治區財政扶持項目精準對接24個難以達標村,難以達標村全部抱團發展。項目精品鑄造。推行資產經營型、產業配套型、資源開發型、為農服務型、電商創業型、聯合經營型等6種發展模式,打造石祖“茶旅融合”景區木屋民宿、越州綠色循環特色種養加工、有禮糧油加工倉儲一體化、三合集鎮大型購物中心等一批項目精品,示范引領發展壯大。目前,該縣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1752.64萬元,比2020年增加21.68萬元。
舞起考核“指揮棒”,推動質量提升。針對發展材料不夠規范、質量和效果不夠理想等問題,該縣著力健全考核機制,優化考核方式,以考核高質量保證發展高質量。強化制度“聚合力”。印發《浦北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實績專項考核》政策文件,以1個實施辦法管年度、1條獎懲辦法激活力、3項考核指標促成效,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合力。強化保障“解難題”。把分片聯系指導工作作為成員單位實績專項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分片指導工作負責制,采取“1個指導小組+1個或N個村(社區)”方式,為全縣17個聯系點落實落細政策保障,協調并解決發展難題。強化督導“促提升”。突出專項考核靈活性和隨機性,改固定性考核為“年終+平時”考核,考核總成績按百分制計分,其中平時考核占30分。結合基層黨建“兩隨機”調研,加強常態化督導,促進經營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強化表彰“造氛圍”。采取半月一匯報、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方式,對提前完成收入目標的7個鄉鎮(街道)以及工作落實到位的4個成員單位進行全縣通報表揚,對工作措施不力、未完成收入目標的單位負責人進行約談提醒,營造以先進促后進的濃厚氛圍。
激活人才“新引擎”,推動實力增強。針對專業人才缺乏、經營和管理水平有限等問題,該縣全方位引進用好人才,鼓勵引導“四大能人”發揮作用,積極領辦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發揮黨員致富能人作用。采取支部聯動、黨員帶動方式,鼓勵黨員致富能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創辦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 6個,建立紅衣花生、泰國青柚、黑皮冬瓜等產業基地7個,增加集體經濟收入35.5萬元。發揮村干部能人作用。鼓勵村干部能人與困難群眾“結對子”,發揮“傳幫帶”作用,共同打造千畝香蜜黃皮、火龍果、紅櫻桃等特色產業園,提供培育、管理、銷售、加工一條龍服務,推動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以上,帶動3000余名群眾增收。發揮返鄉創業能人作用。打好“鄉情牌”“鄉愁牌”,推動人才回鄉、資金回流、項目回遷,以村集體入股形式與返鄉創業能人合作,投資500萬元發展茴香肉雞、越州黑豬,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7萬元,有效帶動1300余戶農戶增收。發揮本地種養能人作用。建立資金共籌、經營共抓、利益共享機制,籌集資金1300余萬元,與種植能人合作經營鄉村木屋民宿、山泉水項目,推動當地發展生態茶5000畝,帶動就近就業230人,增加集體經濟收入80萬元。2018年、2019年、2020年該縣已連續三年提前完成村級集體經濟年度收入目標任務。